當前報章為 第 13251 號
2022年12月27日
星期二
受到首波新冠變異株疫情衝擊
澳大研究團隊分析防疫新形勢
2022-12-27
【特訊】澳門大學新冠疫情研究團隊就澳門最新的防疫形勢進行分析,指出防疫政策開放是社會恢復正常的必經階段。澳門跟其他城市一樣迅速受到第一波奧密克戎變異株疫情的衝擊,重大的轉變為整個社會及醫療系統帶來沉重的壓力。目前市民一方面努力適應新常態,同時要面對自己及家人受到感染的威脅,難免會無所適從。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希望市民沉著冷靜,合力抗疫。
研究團隊表示,堅持零感染政策3年,成功避過毒性較高的原始毒株和德爾塔毒株,亦為應付抗疫政策開放後必然會出現的衝擊而爭取時間作好準備。本澳防疫指引因應國家防疫政策的變化在優化調整中,而社會各界無論是對病毒的瞭解、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疫苗供應、治療經驗、醫療資源、藥物及防疫物資貯備、抗疫包派發等都累計了共識並實施了卓有成效的預案,均說明澳門對抗疫情均已做好基本準備。
避免與家人無防護下接觸
在到達感染高峰前,感染個案必然迅速增長,錄得病例和醫院入住率等指標都有顯著增加。 然而,根據絕大部份奧密克戎感染者的經驗,感染後出現的不適如發熱、疼痛、咳嗽等均以對症下藥便可有效控制,患者一般會在5至7日內康復,事實上,本澳已陸續出現感染者康復個案,最早受到感染的群體已經開始逐漸康復並開始返回工作崗位。感染者在居家隔離期間,應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及家居衛生清潔消毒,盡量避免與家人無防護下接觸,在康復前盡量留在家中及避免聚餐,必要外出時戴好合規格的口罩,點對點往返,並盡量避免使用人多擠迫的公共交通工具,藉此最大程度避免感染他人。相信隨著康復個案陸續出現,可有效減少市民的過度憂慮,為應對疫情建立信心。
增社區門診以舒緩醫療系統負擔
與此同時,數據表明患有基礎疾病的人、長者、未接種疫苗的人在感染奧密克戎變異株後較有可能出現嚴重的症狀如明顯的氣促、心悸或心胸痛。病例激增確實為醫療系統帶來了沉重的負擔,為此,特區政府已在社區中額外增設新冠病毒感染者社區門診,以作分流有需要的輕症者之用,藉此保留急診及住院服務予真正有需要的較嚴重患者。
對此,研究團隊建議市民應更好的利用社區門診,政府亦需加大力度推廣社區門診的設置,並適時按需求提升社區門診服務量及增設社區門診站點、優化症狀分級分流及預約流程,同時,加強公私營醫療機構合作,持續發揮社區藥房網絡的功能,以更便利輕症市民就診取藥。
不排除出現重複感染風險
參考新加坡最新一波疫情的經驗,研究團隊指出:(1)病毒仍然不斷變種,影響著新加坡的正是新的奧密克戎XBB.1變種冠狀病毒,然而,XBB.1所引起這一波疫情時長較以往其他病毒株短、並更快到達波峰後快速回落;(2)住院人數也隨之顯著增加,但主要是70歲以上的人;(3)儘管 XBB.1 能夠逃避疫苗接種和/或先前感染的保護,但先前感染過奧密克戎的人與沒有先前感染記錄的人相比,這一波檢測呈陽性的可能性要低;(4)混合免疫力(來自疫苗接種和先前感染)更有效減低人均住院人數和死亡人數。此外,國外如澳洲,已經出現了第四波奧密克戎疫情,意味著感染並非‘一次性’ ,因應變種病毒而出現重複感染的風險不能排除。
研究團隊預計日後生活將會持續受新冠病毒感染的影響,但是相關影響或會逐步減弱;為維持社會的正常運作,有效的跨領域部署,尤其是屬高風險人群的長者相關照護及分流服務,有必要持續優化;感染後再感染的機率較低,而混合免疫更有效保護。綜上所述,市民必須做好持續抗疫的準備,合理使用醫療資源,即使感染過,都有必要按指引接種疫苗,以增加保護,尤其是長者。同時,戴好口罩及保持個人衛生仍然屬拖慢病毒傳播速度、降低發病峰值的關鍵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