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冀將雜亂防疫措施重新系統化闡述

2022-12-17

【特訊】澳門社會發展研究會日前就最新防疫措施與進一步處理好經濟發展,以及盡快讓市民生活回復正常之間的關係進行交流,與會者肯定特區政府過去在平衡防疫與經濟發展之間作出的大量難辛工作,但建議特區政府現階段有需要加快優化各項防疫措施,把雜亂的措施重新系統化闡述,並研究參照孫春蘭副總理提出把工作重心從防控感染轉到醫療救治的觀念取向。

參與者包括理事長陳炳強、常務副理事長陳秉松、監事長岑一峰、副理事長許龍通,以及理監事吳域邦、何佩珊、馮崢、高長汀、梁燕洪、勞永聰、李頌堯、鄺小田、張淑欣等。

陳炳強表示,中央根據新冠病毒變異最新情況,在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上邁出了歷史性重大步伐,先後推出了一系列優化防疫措施,多個省市已落實不再對跨地區出入人員檢查健康碼、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連極具防控象徵意義的全國“行程碼”亦已正式下線。澳門衛生當局近日亦調整了防疫措施,總體上是朝着更加精準、更加有利於經濟社會活動回復正常的方向推進,但具體安排與特區政府一貫強調與國家防控政策保持一致的施政理念似乎有一定差距,個別政府部門官員定出的防控要求更高、更嚴,是否存在變相層層加碼,值得深思。

既要防範病毒傳播,也要提防衍生社會心理病。嚴格而有效的防控措施,社會可理解,但澳門最新推出的一些措施卻讓人費解。例如教青局要求中小幼學校每班學生每天按一定比例進行抗原快測。密切接觸下的疫情傳播竟以抽樣方式處理,倒也新鮮。一班之內的停課指標由一個變成四個學生,雖有從善如流之感,但科學依據何在?期望可加快優化相關安排。同時,應實事求是根據現時澳門感染者普遍病症輕重狀況,以科學態度採取該嚴則嚴,該寬則寬的防控政策。

陳秉松表示,澳門疫情防控措施應有序調整、放鬆,但有序是建立在合理、科學的基礎上,政府部門要求公務員每天抗原快測及必須配戴N95口罩,但對市民進入則沒有相關要求。究竟政府部門每天接待市民的人次多,還是政府部門的人數多,這樣的安排不是很奇怪嗎?與特區政府追求科學決策的方向是否不協調。有關部門推出政策前應更好思量其實質意義與成效。

許龍通認為,澳門要加快經濟復甦,進一步吸引旅客訪澳,有需要加快優化防疫政策,爭取珠澳盡快調整24小時核酸檢測的限制,以及增加現時感染者的病情總體通報。如果陽性感染者普遍無症狀或輕症,應公開說明,以讓澳門廣大市民心理上可以更好適應最新的防疫政策,減少不必要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