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 13219號
2022年11月20日
星期日
婦聯三建議構建兒童友好型城市
2022-11-20
【特訊】今天(20/11)是世界兒童日,年度主題是“為每一名兒童創造更美好的未來”。婦聯副理事長呂綺穎表示,兒童是社會未來的主人翁,尊重兒童身心和全面發展,是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期望政府思考以“兒童友善”的角度推動本澳社會建設,共建兒童友好美麗家園。
《兒童權利公約》已於本澳實行廿多年,保障兒童各項基本權利。呂綺穎提到,特區政府相當重視本澳兒童發展,透過在教育、醫療、社會福利等投放大量資源,如落實十五年免費教育、免費衛生保健服務,特別是近年兒童遊樂設施的創設及翻新上,都加大投入、煥發生機,讓人看到澳門正努力擁抱童真。
然而,近年隨著社會環境多變發展,特別在疫情常態化下,子女的學習、遊樂選項被限縮,家長不時需尋找不同的資源及公共服務支援小朋友學習成長,甚至在如何帶小朋友「放電」話題上都越發成為社會熱話,催使我們更需要從公共政策及社區建設上接合兒童需求,不斷優化兒童的成長環境。
呂綺穎指,聯合國早在1996年發起倡議建設「兒童友好型城市」,其目的旨在社會整體發展中聆聽兒童聲音,加入兒童視角,在城市建設、公共空間引入適兒化設計,尊重兒童的需求和身心發展,提升兒童參與到社區建設的機會,營造兒童友好的社會氛圍,更好地履行公約的精神。
呂綺穎認為,家庭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基石,兒童擁有良好發展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澳門應從建設兒童友善城市的目標進發,並就相關的推動她提出三點建議:一、貫徹“兒童優先”原則。建議通過政策措施制定“兒童友好型城市”的建設思路和發展策略,特別在城市規劃以及社會設施上,分配更多力量和資源,支援家庭和兒童發展;二、引入兒童視角建設社區。建議在未來的各區設施設計中,積極考慮兒童需要,聚焦公共服务設施、出行環境、公园綠地等方面开展適兒優化改造, 並以先試先行的方式,逐步將理念推廣至全社區;三、建立兒童多元化參與的社會共治體系。建議以政府為主導,學校、社團為輔助的形式,研究建立如“兒童議會”等兒童意見反映機制,令他們的聲音能融入到公共政策中,朝向“兒童友好型城市”建設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