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3212號
2022年11月12日
星期六
中美敲定『習拜會』
2022-11-12
【香港中通社11月11日電】(記者 王豐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拜登將於11月14日在印尼巴厘島會面,這將是拜登就任美國總統以來中美領導人首次面對面會晤。拜登還提前於9日對外宣稱,他希望在會面時雙方都擺明各自的紅線,討論如何處理和化解分歧。受訪專家指,美方急於改善和中國的關係,中美領導人見面或可增進了解,為下一階段恢復交往創造機會。
白宮於11月10日搶先宣布,拜登將於11月14日在20國集團(G20)峰會間隙與習近平舉行面對面的會晤。白宮聲明強調,雙方將討論“負責任地管理競爭”。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同日表示,這次會議極為重要,“在導航和管控這種重要的關係方面,領導人之間的溝通是無可替代的”。他又稱,美國將就會談內容向台灣官員做簡要介紹,有信心民進黨當局“感到非常安心和放心”。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11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證實,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出席11月14日至17日的G20峰會及17日至19日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與會期間將應約同拜登等多國領導人舉行雙邊會見。
美方自11月初開始不斷就“習拜會”放出風聲。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柯比早在11月1日的記者會上強調,中美雙方溝通管道暢通,美方在研究拜習之間可能會晤的方式。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賴斯同日表示,除了最高領導人的雙邊會晤之外,美國還希望美中各層級官員能够舉行會晤。
對於美方這一系列操作和表態,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美國研究中心主任王勇11日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指出,從美國目前的國際戰略格局來看,它在歐洲與俄羅斯對立,有爆發戰爭的可能,同時又因台灣問題等,在亞洲與中國尖銳對抗,美國國內則處於混亂狀態,國力走下坡路。基於中美俄戰略三角關係方面的考量,美國的戰略家急於改善和中國的關係。此外,從美國外交,尤其是民主黨的外交思路來看,美方尋求競爭與合作並行,即使在雙方關係緊張甚至衝突的情況下,亦要保持溝通,避免擦槍走火。
而在中美官方發布消息前,拜登更提前對外宣布此次會面的議題,擺出強硬架勢。拜登9日在白宮見記者時被問及會否就台灣問題作出讓步時表示, “不會作出任何根本性的讓步”。他並稱,希望雙方在會面時都擺明各自的紅線,如果雙方列出的關鍵性國家利益有衝突,他們應該討論如何處理和化解分歧。
但實際上,中方早於2021年7月已經清晰提出對中美關係的“三條底線”:第一,美國不得挑戰、詆毀甚至試圖顛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制度;第二,美國不得試圖阻撓甚至打斷中國的發展進程;第三,美國不得侵犯中國國家主權,更不能破壞中國領土完整。也就是說,美方早已清楚知道中方的底綫和紅線在何處,拜登此時再提紅線有何目的?
對此,王勇分析認為,拜登未見面就強調不讓步、堅持原有立場,實際上是在安撫美國國內的強硬派,以減輕他在美國國內政治中的壓力,同時,也是為減少中方的預期,並測試中方反應。
“拜登希望雙方亮明紅線,但在台灣問題上,中方的紅線很清楚,美方的紅線不太清楚。”王勇指出,中方的意思很明白,若美方繼續打台灣牌“切香腸”、支持“台獨”及所謂“一中一台”,中方會採取堅決果斷措施,不惜一戰,美方不得干預中國和平統一進程。
王勇續指,美方的表態則看不出政策的連續性,如拜登剛宣稱協防台灣,美方的國安團隊便馬上出來予以否認;又如美方不斷強調不希望改變現狀,是否任何一方改變現狀,美方都要動武,美方在這些方面表態模糊。
此次“習拜會”是兩國首腦自今年7月通話以來的首次對話。自拜登就任總統以來,中美領導人已經進行了五次電話或視頻通話,但每次通話後,美方不僅未能履行承諾,反而在通話後公布損害中方利益的政策或作出挑釁行為,如7月28日習拜通話後,8月2日,佩洛西便訪台,導致中美關係全面停擺。這次面對面“習拜會”效果,是否還值得期待?
王勇直言,毫無疑問,中美關係緊張的責任在美方。美方在所謂與中國的競爭中,國內外均面對不利因素,於是利用中國內政,在台灣、香港、新疆等問題上企圖分化中國,遏制中國發展,為中國的和平崛起設置障礙。尤其在美國中期選舉後,若共和黨重掌國會眾議院,拜登對華政策的影響力將受到共和黨進一步侵蝕。
但王勇也認為,“習拜會”仍有積極意義,中美領導人見面長談,雙方團隊進一步溝通,可增進了解,或達成一些實際合作,為下一階段恢復中美之間的大規模交往創造機會,也符合地區和國際社會對中美兩個大國的期望。
王勇預計未來兩年中,中美關係將會受到更大的考驗。中美在新的力量對比格局下相互摸底,溝通只能緩解不必要的誤判,但改變不了中美之間競爭的大趨勢,最後兩國關係仍取決於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