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總理11月訪華 拒絕與中國脫鈎

2022-10-26

【香港中通社10月25日電】(記者王豐鈴)德國總理肖爾茨近日宣佈,將於11月初首訪中國,此行將是新冠疫情以來,歐盟國家及七國集團中首次有領導人訪華。肖爾茨明確表示,不應與中國脫鈎,訪華是絕對必要和正確。受訪學者認爲,肖爾茨此次訪華取得的成果,對德國政府如何定位雙邊關係,以及制定對華政策極為關鍵。

肖爾茨21日在出席歐盟峰會後宣佈,他將於11月初訪華,該計劃醞釀已久。另據德國聯邦政府發言人黑貝施特賴特24日透露,受新冠疫情影響,肖爾茨此次訪問行程將會非常短暫,只有一天時間。不過,黑貝施特賴特強調,肖爾茨認為,這次首次訪問是『絕對必要和正確的』。

近期,德國新政府內部對華路線出現明顯分歧,三黨聯合執政下,綠黨和自民黨要求對華採取強硬政策,來自綠黨的經濟部部長9月提出要求減少對華依賴的經濟政策,同樣來自綠黨的外交部長貝爾博克10月12日亦呼籲德國』決不能依賴』中國。但社民黨籍總理肖爾茨10月11日則公開表示,『與中國脫鉤是一條錯誤的道路。』他還強調,會繼續與中國進行貿易。

談及德國總理首訪中國的意義,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25日在接受香港中通社採訪時指出,德國新政府上臺後通常會安排首訪中國,以向中方傳達訊息,包括是否延續雙方之前的關係等,只因疫情推遲至今。

崔洪建續指,中德是戰略夥伴關係,當前地區和國際形勢急速變化,雙方需要就雙邊合作展開交流,令中德關係盡快回到常態,因此需要與中方進一步就國際事務交換意見,包括開展經濟外交,加強雙方經貿合作。此外,德國政府已出臺新的全球戰略,針對其中重點的對華政策部分,德國政府內部存在爭論,料肖爾茨希望知曉中方的認識和反應,在此基礎上確定雙邊關係的定位和對華政策的制定。

崔洪建分析認為:『肖爾茨此次訪華,確實頂住了來自德國政府內部及輿論的壓力,因此他應該是希望此行取得一些成果。此次訪華取得的成果,對於接下來德國政府在對華政策上形成的基調非常關鍵。』

德國政府還證實,肖爾茨這次訪華之行將由一個商業代表團陪同。據德國《商報》報導,隨行的商業代表預計有西門子公司和大眾集團等。

德國工商界曾在9月初成功阻止德國經濟部推動的與中國經濟脫鈎的新政策,內容是要求所有德企赴中投資都須接受審查。此外,德國中小企業協會主席耶格亦警告,德國不應遠離中國,『像經濟部那種讓德國經濟在中國的活動踩煞車之舉,絕對是錯的』。

對此,崔洪建指出,德國對華政策形成環境較複雜,三黨聯合執政的情況下,一方面會捲入黨派的利益和矛盾,另一方面也深受外界影響,包括工商界、智庫、輿論民意等。絕大多數在中國投資、與中國有合作的企業機構,對中國有較為客觀全面的認知,也存在利益相關,當然希望看到德中關係穩定向好。

崔洪建續指:『當前中德都有推進經貿合作的需求,但也要進一步解決經濟合作方面的問題。問題解決得越好,越能穩住德國工商界對中國的信心,成為德國政府決定對華政策的積極因素。』

在10月21日舉行的歐盟峰會上,肖爾茨再次強調中國對德國經濟的重要性,稱『沒有任何一個歐盟成員國想和中國脫鈎』。在這次峰會上,歐盟對華政策成為焦點。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表示,歐洲必須有自主立場。對華將採取雙軌策略:一方面,各成員國不願再天真地看待中國,另一方面也要避免衝突對抗邏輯。

對此,崔洪建認為,歐洲希望形成一個對華政策的新基調,即在『合作夥伴、競爭者和制度對手』之間保持平衡,儘管會稍許偏向競爭,但完全偏向競爭對抗不符合歐盟整體、多數歐盟國家的利益,尤其是法、德這樣的主流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