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3118號
2022年07月23日
星期六
拜登剛走俄羅斯就和沙特通話 沙美關係不復從前
2022-07-23
【香港中通社7月22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李彥洲)7月2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與沙烏地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通電話,雙方強調了在『歐佩克+』機制下加強協調的重要性。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總統拜登剛結束其中東之行。王儲穆罕默德剛送走想要刺激沙特增加原油產量的拜登,就和普京通上電話。有分析認為,美國和沙特的盟友關係不復從前,沙特現在更傾向於實現多元化外交。
據報道,拜登就任美國總統以來的首次中東之行成果寥寥,尷尬收場。拜登在與沙特領導人會晤後表態說,沙特已認識到增加石油產量的『緊迫性』,預計沙特未來數周將採取『進一步行動』。但沙特方面立即潑了一盆冷水。王儲穆罕默德在吉達峰會發言中對增產一事含糊其辭,表示沙特『有能力』提升石油產能至日均1300萬桶,但暫時沒有更大增產能力。
此後,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採訪時也表示,沙特無法就增加石油產量『做出任何保證』。
據報道,國際社會對拜登此訪能否給油價降溫並不抱多大希望。從會談結果來看,雙方並未就短期內增產達成明確共識。
此外,沙特外交國務大臣朱貝尓接受CNBC採訪稱,中國是沙特最大貿易夥伴、重要投資方,擁有巨大能源市場,沙中和沙美關係並行不悖,沙方將繼續強化同中、美兩國關係。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教授范鴻達22日在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沙特歷來在中東,特別是在海灣地區的影響力比較大。王儲穆罕默德主政以來,沙特外交多元化比較明顯,與各大國都保持一個比較良好的關係。特別是烏克蘭衝突爆發後,世界能源危機愈演愈烈,使得傳統的海灣產油國的國際話語權增加。所以不管是美國、俄羅斯,甚至包括中國,都有一個比較明顯的想和沙特保持良好關係的意願。而沙特也想與世界大國都保持一個比較良好的關係。
對於沙美關係的疏遠,他說,因為當年參與實施『911』事件的不少人是沙特人,再加上前兩年在土耳其的沙特領事館發生的卡舒吉事件,讓美國國內對沙特有了一個比較負面的認知。所以美國國內存在著要求華盛頓對沙特強硬的聲音。此前美國媒體和一些政要一再提卡舒吉事件,讓沙特很不滿意。
據悉,沙特與美國關係近年因屢次批評沙特王室的記者卡舒吉遇害而陷入穀底。儘管王儲穆罕默德否認是卡舒吉事件的主謀,但美國情報顯示卡舒吉遇害與穆罕默德有密切關係。當時作為總統候選人的拜登對此表達強硬立場,承諾要讓沙特王室成為國際社會的『棄兒』。
然而,國際油價近期因俄烏戰事急升,拜登被指因要沙特出手緩和石油供應壓力而訪問沙特,儘管他出行前多次淡化事件,稱"不會見穆罕默德,只是出席國際會議",但仍招致國內猛烈批評。拜登與穆罕默德會面和碰拳示好,或顯示他對沙特態度進一步軟化。
範鴻達預計,未來中東的主要大國,包括沙特、以色列、伊朗、土耳其等,它們的自主意識越來越強,在國際上的獨立的聲音會越來越多。正在有意識地擺脫或降低世界大國對本地區、本國家的影響力。基本可以斷言,外部世界對中東的影響力正在縮減。中東國家特別是大國,需要的是與外部的互益合作,而不是被主宰;自身能源和地緣戰略優勢,以及世界大國之間存在的競爭,使得中東大國的這一需要更有獲得滿足的可能。
範表示,因此,拜登總統的警告——俄羅斯、中國不要填補美國從中東部分退縮所產生的『真空』——本身就已經充分說明美國對當下中東的認知存在嚴重問題。華盛頓應該明白,美國減少在中東的投入是主動和被動雙重驅動的結果,其留下的所謂『真空』正在被中東國家和人民理所當然地收回。盡管這並非朝夕之間就可完成,但它已經是一個發展方向。用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的話說,中東人民是中東的主人,中東不是誰家的『後院』,更不存在所謂『真空』。
普京和沙特王儲強調在『歐佩克+』機制下加強協調
【香港中通社7月22日電】俄羅斯總統普京21日與沙烏地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通電話,雙方強調了在『歐佩克(OPEC)+』機制下加強協調的重要性。
據俄總統網站發佈的消息,兩國領導人在通話中對雙邊友好關係的發展水準給予積極評價,討論了雙邊合作的重點問題,特別是擴大經貿互利合作。
雙方詳細討論了全球石油市場的當前形勢,強調在『歐佩克+』機制下加強協調的重要性。雙方滿意地注意到,『歐佩克+』有關成員一貫履行義務,保障全球能源市場的必要平衡和穩定。
雙方還就敘利亞局勢交換了意見。
『歐佩克+』合作機制是指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合作機制。
據報道,7月中旬,在拜登訪問沙特期間,沙特王儲承諾將把原油日產量從1200萬桶提升到1300萬桶。但王儲也指出,沙特『沒有額外能力』將原油產量提高到更高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