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核檢有助判斷疫情

終極目標 動態清零

2022-07-08

【本報訊】衛生局處長梁亦好表示,從第五輪「全民核檢」的昨午數據看來,「全民核檢」及「自我快測」等措施是有成效的,有助發現病例。每輪「全民核檢」的結果非常重要,具有政府制定往後政策的指導意義。她重申,必須通過檢測、流調、個人防護等綜合措施,達到最終目標──動態清零。

直至昨午,第五輪「全民核檢」發現三十一管混管樣本呈陽性。衛生局傳染病防控處處長梁亦好認為,與上一輪的比較,數字有下降趨勢;初步看來,「全民核檢」及「自我快測」等措施是有成效的,有助發現病例。基於疾病的潛伏期,有待第六輪「全民核檢」的結果,才能對疫情作出較好的判斷。

「相信全澳市民都明白特區政府在今次抗疫上的大目標,一定達到動態清零。」梁亦好表示,所有工作都朝著目標進行,頻密的「全民核檢」及「自我快測」是很重要的措施,政府繼續沿用這種方法盡快發現傳染源,亦透過流行病學措施管控具風險人士,也需市民配合。

需要多少時間才能達到「動態清零」?梁亦好回應時重申防疫的三個環節:發現傳染源(核酸檢測、抗原檢測等)、切斷傳播途徑(個人防護、減少外出等)、保護易感人群(接種疫苗、閉環管理等)。檢測是否迅速、市民有否防護等很多因素都可影響防疫效果。

若有核檢陽性個案曾到公共場所,當局往後會否公布行程?梁亦好回應,市民現已很少前往公共場所。並指出,最近五百宗個案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涉及的場所有三類:家居、宿舍和工作場所。她重申,若在場所沒有佩戴口罩,只要一個人是感染者,其他人受到感染的風險非常高。

BA.5.1傳染力強播速快

另外,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表示,「Omicron BA.5.1」傳染力強,傳播速度快,病毒隱匿。根據流行病學調查,適當和全程佩戴口罩,尤其是「KN95」或以上規格的口罩,有助減少感染的風險;因此,再次呼籲市民,除進食和飲水外,工作期間應全程佩戴「KN95口罩」。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也提醒,市民在家居以外,即使只是短時間離開單位,例如:到垃圾房掉垃圾、在走廊等候升降機等,也須全程佩戴「KN95口罩」。同時,避免接觸公共場所內的環境和物品,例如:垃圾房門柄、升降機按鈕等;接觸後,務必盡快使用梘液或酒精清洗雙手,切記在接觸眼鼻口之前確保雙手清潔。各位僱主也要向家務工作助理轉達上述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