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每四名康復者中有三人患『長新冠』

港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仍有很多未知還在探索

2022-06-11

【香港中通社6月10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崔靜雯)新冠疫情已於全球流行兩年多,雖已逐步緩和,但病毒對人體健康威脅並未結束,新冠症狀仍在康復者身上持續,社會上越來越關注新冠後遺症問題(長新冠)。在已逾120萬人確診的香港,相關研究正在進行。

“'長新冠'問題不容忽視。”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接受香港中通社專訪時介紹,中大醫學團隊跟進逾300位新冠康復者半年後,發現每四名康復者中,便有三人患“長新冠”,佔76%。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長新冠”的定義為新冠康復者出現持續而無法解釋的徵狀,通常在染疫後3個月內出現、持續至少2個月,而徵狀可以持續數週、數月甚至一年以上。

“'長新冠'是一種多器官的症狀問題,有人是每個器官都出現問題,有人是某些器官,某些系統的症狀比較明顯。”陳家亮說,如腦霧,腦子突然就感覺轉慢或停頓。有人在呼吸時感到氣促,整天乾咳;有人感到四肢乏力;此外還有常見腸道不舒服,如消化不良、便祕、吐瀉等方面很嚴重。

為何會出現這些“長新冠”症狀?答案在腸道。陳家亮以抑鬱症為例,抑鬱症因大腦缺少俗稱血清素的神經傳遞物質,而人體內90%以上的血清素,是由腸道細菌產生。

作為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陳家亮領導研究團隊,在今年1月研究腸道細菌失衡與不同類別的新冠後遺症之間的關聯。

“我們研究分析超過1200個糞便樣本,發現'長新冠'病人腸道微生態,有奇特的微生態失衡。多了一些'惡菌',或者少了一些益菌,讓腸道細菌失衡。”陳家亮認為,也許是失去這些物質,讓“長新冠”人士有這些無法解釋的持續症狀。

腸道失衡的背後,陳家亮把目光聚焦在“腸道微生態”。

“我們將'長新冠'分成不同亞型,研究中發現,不同亞型'長新冠'患者,腸道細菌失衡形態也有各自特色。更重要是,我們可以給患者一個希望,若我們可以改善腸道細菌的失衡。'長新冠'症狀就有希望逐漸改善。”陳家亮說。

儘管沒有證據顯示“長新冠”與感染病毒後症狀的嚴重程度相關,但感染風險在不同的變種病毒株中存在差異。

“簡而言之,確診新冠後輕症或重症,與是否出現'長新冠',暫時顯示是沒關的。”不過,陳家亮也強調,奧密克戎(Omicron)患者康復後患“長新冠”風險,相比德爾塔(Delta)低很多。

利用腸道徵生態獨特性,中大醫學團隊研發了微生態配方(SIM01),透過改善新冠感染者的腸道微生態,有助於降低他們得“長新冠”概率。

陳家亮每週都會見一些“長新冠”患者,有確診者入院起服用SIM01配方,半年後約6至7%的人出現“長新冠”症狀。而沒有服用配方的患者,四個康復者中有三人出現“長新冠”。

他提醒,若在感染後康復超過一個月有持續症狀出現,應及時求醫。“要弄清楚不舒服,究竟是不是'長新冠',還是因為身體其他疾病。”

與20年前的“非典”(SARS),“長新冠”的性質一樣嗎?陳家亮指出,由於當時病人需要接受高劑量的類固醇,因此大多的康復者都會出現“骨枯”(骨骼缺血性壞死)等後遺症。

“長新冠”仍有很多未知,因人而異,科學家仍在探索。

“任何事情都是預防勝於治療。”陳家亮呼籲,大家積極接種新冠疫苗,不僅可以減少感染病毒風險,也可以降低得“長新冠”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