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 13025號
2022年04月04日
星期一
疫情持續•賭業調整
居民憂就業信心失
2022-04-04
【本報訊】疫情持續兩年多,影響到經濟、居民就業和對就業前景的信心。群力智庫及街總昨日發布「本澳居民就業前景與信心指數追蹤調查報告」中發現,近兩成六受訪者對未來一年澳門就業前景持悲觀態度;而且認為未來六個月以內能找到工作的看法中,有近七成九受訪者表示「無咩信心」和「完全無信心」。調研單位建議,做好就業扶助政策及幫扶措施,以及希望儘快推出新一輪經濟援助措施。
群力智庫及街總昨早發布「本澳居民就業前景與信心指數追蹤調查報告」結果,由立法議員、群力智庫副理事長顏奕恆及街總社區經濟事務委員會主任李卓君介紹調查內容及提出建議。
該調查於今年三月中旬以街頭抽樣方式進行,收回有效問卷為九百五十九份。調查結果反映,疫情期間,受訪居民面對的工作的壓力首三位分別是「擔心遭解僱」(兩成三)、「被迫放無薪假或半薪假」(一成七)、「開工不足」(一成半),佔總體的五成五;只有一成三表示「工作穩定,沒有壓力」。
調查又發現,居民失業情況嚴重,近四成四受訪者表示失業近三個月,失業三個月至半年有兩成七,失業長達半年或以上亦有兩成八。而且,共有七成九表示,對於半年內找到作「無咩信心」和「完全無信心」。五成一的受訪者對本澳未來一年的就業前景持觀望態度,兩成六持悲觀態度,只有兩成二持樂觀態度,反映出居民的就業前景信心感到悲觀。
在放無薪假安排上,有三成二受訪者表示疫情期間被迫放無薪假或半薪假,或開工不足;即使工作暫時仍然穩定,有超過四成受訪者擔心遭到解僱、減薪或擔心自己的職位被外僱所取代,反映出受疫情持續影響。另外,有兩成九受訪者表示對工作或生活感到「十分憂慮」,稱「一般憂慮」者佔六成九。就「對目前疫情及社會情況的就業信心指數」,選擇六分或以上的佔五成二,評分在五分或以下則為四成八。
李卓君表示,疫情已持續超過兩年,且暫時仍還看不到盡頭,本澳居民在經濟上早存在不少壓力,在社會經濟環境持續欠佳的情況下,市民無法不對自身職位的穩定性或未來前景存有疑慮、感到擔憂,從數據上亦可以發現,疫下感到壓力或憂處的受訪居民百分比明顯較前次調查增加,反映疫情持續增加居民的身心壓力,影響居民的身心健康、使居民更容易產生或出現不良、負面情緒的同時,亦為本澳社會環境氛圍帶來負面影響,形成惡性循環。他建議,擴大及優化以工代賑計劃,加強宣傳帶津培訓,以職業為導向,協助僱員轉工,同時推動通關安排,帶動經濟氛圍,以改善本澳整體社會經濟環境,使中小企更能夠有條件創造更多職位空缺,讓居民得以尋找到適合的崗位。
顏奕恆指,賭廳結業和周邊疫情疊加效應,令居民對前景的憂慮狀況加劇。他建議,儘快推出新一輪經濟援助措施,加碼推出電子消費計劃,適當延長其使用期,監管物價;同時,制定精準幫扶政策援助弱勢,優先協助貧困家庭、零就業家庭、以及就業困難的居民;以及重推多層次組合式減稅退稅計劃,優先支持中小微企,重點支持一些受疫情嚴重影響行業,例如旅遊業、手信業及其相關從業員的稅項減免,考慮延續「企業援助款項計劃」,按僱員規模人數,發放一次性的援助款項、將職業稅退稅上限調升至二萬元等。
他還建議,加強對本地失業人士的就業配對培訓和情緒支援,例如掌握本澳未來勞動市場趨勢,包括未來新興產業的人員需求,開展更多類型的技能培訓課程,此外,建議完善外僱退場機制,優先確保本地人就業,積極推動博企、公共工程等聘用本地僱員。
為回應有受訪者有意到大灣區和深合區就業,顏奕恆建議,與大灣區城市加強防疫合作,設立珠澳兩地統一防疫標準,以利通關;增加澳門單牌車配額,放寬條件限制,促進人流、物流進出,加快深合區融合;以及建議儘快落實《暫行辦法》,提供政策鼓勵更多深合區企業機構聘用澳門居民,向每位到深合區就業、創業的居民提供職業補貼,儘量降低粵澳之間薪金水平的落差,增加澳門居民到大灣區發展的誘因,使他們無後顧之憂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