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溥森:同心同行讓澳門文藝百花綻放灣區

2021-12-23

【特訊】十二月十七日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和中國作家協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勝利閉幕。在這次中國文藝界盛會上,總書記習近平發表了重要講話,肯定了文藝在新時代的重要位置和作用,明確指出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時代的號角。號召廣大的文藝工作者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在人民中汲取豐富的營養,提高政治和專業能力,增強創作原動力,創作更多、更好的作品以文化人,凝結心靈;以藝通心,溝通世界。世界華文作家協會(澳門)主席陳溥森表示,習近平語重心長的講話,既為新時代的文藝發展指明方向,亦體現了對文藝工作者的關懷和囑託。

陳溥森表示,澳門並非文化沙漠,事實上一直以來坊間的文化藝術活動就非常活躍,即使在上個世紀上半葉太平洋戰爭爆發期間,仍依然以其的多面性和民間性呈現出「萬家燈火萬家弦」的景象。澳門的中西文化在長達近五百年的碰撞、交流、匯聚和融合中,形成了獨特的以中華文化為主,兼容葡萄牙文化具多元色彩的共融文化。新時代的文藝應與國家的事業和民族的情感同心同行、同頻共振、命運與共。然而無須諱言,由於歷史的原因和制度的不同,澳門有些人不僅同內地、甚至與香港在對本土文化、民族文化和外來文化的認知、認可、認同上都出現了差異,甚至分歧和對立,況且港澳文化因多年生存在國際性和開放性的環境中,還養成一種放蕩不羈的性格。有見及此,故社會上有意見認為可考慮在大灣區內建設一個以文學藝術為載體的粵港澳文化共同體平台,現時看來,此舉確有必要,因可以透過三地的文藝界舉辦不同的活動,展開主體和文化對話,構建大灣區和而不同的文藝體系,把大灣區的人文價值鏈轉化為文藝鏈,用不同的形式,不同的題材,不同的風格,共同講好灣區故事,講好中國故事,充分發揮文藝引導人、塑造人、鼓舞人的作用。

陳溥森指出,置身時代大潮,面對全球風雲,澳門有責任和義務通過致力促成建設文化基地,把中華優秀文化傳播出去。澳門是一個社團社會,在文藝界不僅有官方的文化機構,而且在社會上還散落著眾多文藝團體、曲藝劇社、學術團體,只不過是在平時各自獨立活動,彼此聯係較為鬆散,未能形成五指合攏握拳之勢。當局宜以本澳的孫文文化、客家文化、疍家文化、村落文化和僑鄉文化為載體,借助年節賀誕、宗教慶典、旅遊盛事等契機搭建平台,促進基層文藝、校園文藝、學術團體的交流與合作,凝聚力量推動本土文藝創作的繁榮。與此同時,發揮澳門特殊地位的作用,組織和引領澳門文藝融入中國文藝的主流,利用大灣區的廣闊天地,參與中國文藝與世界文藝界的對話、交流和合作,唱響主旋律、講好澳門故事和中國故事,提升自身品牌的檔次級數,擴大在國內、乃至國際影響力。粵港澳三地文化具有同宗同源、同聲同氣的共性,脈絡中傳承著中華優秀文化的基因,而且大家又同屬於融匯天下、勇立潮頭的廣府文化,相信一定能夠在彼此的理解和尊重中,吸納西方文明,最終融為一體、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