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自我毀滅』致日本疫情急降溫 專家:次要原因
2021-11-03
【香港中通社11月2日電】據媒體11月2日消息,日本在8月新冠病例數達到峰值後,病例數便開始驟減。而近期的一項最新研究稱,原因之一可能是病毒朝著『自我滅絕』的方向變異了。
日本國內每天新增新冠肺炎患者人數現在只有200人左右,而在8月份最高的時候日增能夠達到2.5萬例。
進入10月後,日本新增確診人數銳減。10月15日,日本全國新增病例數僅為151例,創下新低,10月31日,日本全國新增病例也僅有229例,哪怕是『重災區』東京,也僅新增了22例。而在今年8月20日,日本新增病例曾一度超過2.58萬例,創下歷史新高。
據日本共同社10月31日的消息,此前一個專業的研究團隊發表了自己的研究結果,強調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新冠病毒德爾塔(Delta)變異毒株的『nsp14』酶在以往的基礎上出現了變異。
這種酶能夠對基因突變及時地進行修復,但是在出現變異之後,新冠病毒自身並不能很好地進行自我修復,這才導致病毒走上了自我滅絕的道路。日本專家也表示,正是由於這種酶出現變異之後,導致基因組的突變不斷增加,導致新冠病毒本身面臨滅絕。
同時也有相關人士強調,之所以這種酶會出現變異,或許是由於『APOBEC』這種酶帶來的影響,因為按照其研究結果來看,這種酶在大洋洲和東亞民眾體內相當活躍。
對此,台灣衛生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病毒改變扮演相對較小的角色,『只是次要原因不是主要原因』,最重要還是和防疫遵從度提高有關。
羅一鈞說,疫情之所以獲得控制,通常是疫苗涵蓋率提高或落實防疫措施的結果,日本7月、8月疫情再次暴發後,疫苗涵蓋率已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