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聞集納

2021-11-01

深合區助力旅遊資源互補 促進澳門適度多元發展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為澳門産業多元發展創造條件,對促進澳門經濟多元注入新動能。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總體方案》(下稱《總體方案》)第8條明確指出發展文旅會展商貿產業,當中列出了多個可供業界發展的領域,包括休閒度假、會議展覽、體育賽事觀光等旅遊產業和休閒養生、康復醫療等大健康產業,並指出要加強對周邊海島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推動粵港澳遊艇自由行。《總體方案》的第10條,也為日後在深合區發展的旅遊業界給予所得稅優惠,包括“對合作區符合條件的產業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以及對在深合區設立的旅遊業“企業新增境外直接投資取得的所得,免徵企業所得稅”。

深合區土地空間廣闊,總面積約106平方公里,擁有豐富的海島資源,旅遊基礎設施日益完善,琴澳兩地現時可同時提供星級酒店客房超過5萬間,橫琴近年接待的旅客也有1千萬人次。加上不斷完善的交通網絡和日益壯大的商務客群,將有利於全面擴寬澳門旅遊業的發展空間,為旅遊業長遠及多元發展注入新動能。

另一方面,去年橫琴新口岸正式啟用後,近百位澳門業界代表隨即考察橫琴新設施和體驗琴澳遊的路線。目前,已通過考核認證並取得橫琴新區專用導遊證的澳門導遊共有495名,這為澳門旅遊業界未來到深合區發展奠定一定基礎。

深合區的旅遊前景可期,結合深合區的旅遊資源與相關舉措,將有助業界開發嶄新旅遊產品,拓展內地及國際客源,例如利用琴澳兩地現有的旅遊資源進行互補,透過澳門的綜合度假村與橫琴的主題樂園發展模式等,推動開發更多新頴的琴澳聯線旅遊產品,助力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建設,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探秘聖保祿學院系列活動介紹大坑遺跡歷史和價值

△為豐富市民對聖保祿學院歷史和高園街大坑遺跡考古發現的瞭解,文化局將於11月至12月期間推出“探秘聖保祿學院”系列推廣活動,包括駐場導賞、專場導賞、親子工作坊以及網頁小遊戲,豐富大坑遺跡的展示和教育元素,加深公眾認識和體驗聖保祿學院遺址和大坑遺跡的歷史和價值,歡迎公眾參與。

文化局將於11月6日至12月31日推出“探秘聖保祿學院導賞遊”,為公眾提供駐場導賞、專場導賞和預約導賞,帶領參加者沿途遊覽聖保祿學院遺址片區的大坑遺跡、聖保祿學院天主之母教堂遺址、聖保祿學院建築及圍牆遺跡等景點,每場參與人數上限為20人,時長約45分鐘。駐場導賞於上述期間逢周末和公眾假期上午11時、中午12時、下午2時及3時開始,以粵語或普通話進行講解;專場導賞在11月27和28日、12月4日和5日上午11時舉行,導賞活動亦開放團體預約,提供粵語、普通話、英語或葡語導賞,市民可於辦公時間致電2836 6320預約參觀;為鼓勵親子探索澳門歷史文化,亦將於11月20和21日、27和28日下午3時、12月5日上午10時半及下午3時舉行“探秘聖保祿學院親子工作坊”,活動內容包括聖保祿學院遺址片區景點導賞遊及主題手作,讓孩子在家長陪同下,透過實地考察和手作體驗增加對考古遺址的認識和興趣。

為紀念高園街大坑遺跡保護展示區今年正式對外開放,文化局推出一套六款以聖保祿學院及高園街大坑遺跡為主題的期間限定紀念幣壓幣,市民於11月6日至12月31日期間親臨大坑遺跡保護展示區、大三巴牌坊和聖保祿學院建築遺跡三處景點,掃描現場景點說明牌上的二維碼,進入專題網頁挑戰三款小遊戲,凡獲勝兩次即可獲取一次手動壓制紀念幣的機會,紀念幣壓幣機設置於大三巴詢問處旁及大坑遺跡保護及展示區內,歡迎市民到場參觀遺跡。

有興趣參與專場導賞及親子工作坊的巿民可於11月6日起通過文化局網頁“網上活動系統”(www.icm.gov.mo/eform/event)進行報名。倘報名人數多於指定名額時,專場導賞及工作坊將以抽籤形式決定錄取名單,並以短訊通知錄取者。文化局積極配合衛生部門發出的相關指引,做好防疫工作,公眾在參與活動期間必須佩戴自備口罩、接受體溫探測,並出示當天的個人健康碼及配合人流控制措施。“探秘聖保祿學院”系列活動查詢,可於辦公時間致電2836 6320或瀏覽文化局網站www.icm.gov.mo。F1

2021年城市規劃委員會第九次平常全體會議安排

△城市規劃委員會2021年度第9次平常全體會議將於11月3日(星期三)下午3時舉行,討論11份規劃條件圖草案。會議的召集書、議程及公開的會議資料已上載至委員會網頁(https://www.cpu.gov.mo)。公眾可於今日至11月2日報名旁聽。按照衛生當局指引,與會者必須佩戴自備口罩、接受體溫探測及出示當天的個人“澳門健康碼”。

會上討論的11份規劃條件圖草案分別是:位於新城A區之土地-A7地段-澳門(變電站,輕軌變電站);木鐸街8號-氹仔;公局市前地5號-澳門;位於鄰近何林圍之土地-澳門;沙梨頭海邊街28F號及翎毛巷5號-澳門;果欄街40號-澳門;關前後街25號及李家圍12號-澳門;賣魚巷16-20號-澳門;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219號-澳門;黑沙環巷11號及製造廠巷5-5B號-澳門;官也街15號-氹仔。

根據法例規定,會議公開部分開放予公眾旁聽。會議轉播室設於馬交石炮台馬路33號5樓多功能廳,有意參與者需於會議舉行前提早最少1天報名,座位有限、先到先得。報名可以電話(8590 3800)、傳真(2852 4144)或電郵(info@cpu.gov.mo)登記姓名及聯絡電話留座,集體登記留座將不被接納。倘會議當日仍有空席,未預先登記留座人士亦可最遲於會議當日下午二時至二時三十分前,親身到五樓接待處登記參與旁聽。基於環保考慮,旁聽現場不提供會議資料紙本,以及下載或影印服務。委員會網頁直播公開旁聽部分的會議,屆時公眾可透過個人電腦、平板電腦或手機觀看會議現場畫面,近期全體會議視頻亦已上載。

生產力中心辦BIM線上講座

△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將於11月8日舉辦「大灣區建造業應用BIM成果」線上講座。內地專家講述相關技術的應用成果,歡迎建造業界或對BIM有興趣人士報名參與,費用全免。

現今各類建築項目皆逐步借助資訊科技來簡化工作流程、加強建築安全、提升效率。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各國不同城市的抗疫防控措施有異,工程項目在進行時,如何減少出錯機會、縮減建造時間、降低工程成本,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

「大灣區建造業應用BIM成果」線上講座,就是為應對這些問題,特別邀請兩位專家──BIMSONS Limited 首席執行官梁志旋工程師、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三院數字所黃靜菲副所長──分享BIM的應用經驗。講座議題包括BIM和建造業未來發展的願景、BIM新興工種之發展、內地BIM技術政策介紹、工程業人才數碼技能要求之變化等。

線上講座將於11月8日下午三時透過Webex Mettings平臺舉行,名額100人,費用全免,歡迎對BIM應用感興趣之人士透過該中心網頁https://events.cpttm.org.mo/seminar/155 或掃描二維碼報名。如有任何疑問,請於辦公時間內致電8898 0601與陳生聯繫。

『持續進修發展計劃』線上機構講解會

△為與各參與及有意參與第四階段「持續進修發展計劃」(下稱「計劃」)的機構保持定期溝通,讓機構了解申請的規定及要求,教育及青年發展局日前共舉辦了三場線上的機構講解會及電腦培訓講解會,約130名機構代表參與。

教青局持續教育處代處長譚惠嬌於會上講解最新一期「計劃」的申請日程、申請程序、審批規定、資助流程及其他應注意事項。此外,教青局代表亦於電腦培訓講解會中向機構說明如何使用日常操作系統進行課程申請、開辦同類課程或證照考試、電子報名及簽到等程序。各場講解會均設有答問交流環節,聆聽收集機構的意見及解答疑問。

教青局再次提醒各機構必須嚴格遵守防疫指引,切勿鬆懈,為學員提供健康及安全的教學環境。

九澳聖母村澳門痳瘋病院舍歷史檔案展專題講座11月初舉行

△為向公眾展示修復成果、善用及活化文物建築,文化局將在九澳聖母村和澳門檔案館舉辦“盼望之地──澳門痳瘋病院舍歷史檔案展”,該展將作為九澳聖母村的開幕展,開幕式於11月6日在九澳聖母村舉行。此外,主辦單位亦將於展覽期間舉辦多場專題講座,首場講座將於開幕當日下午3時30分於九澳聖母村舉行,歡迎公眾報名參與。

“盼望之地──澳門痳瘋病院舍歷史檔案展”將展出澳門檔案館近百份精選的館藏檔案及相關材料,以痲瘋醫療設施的發展過程為主線,勾劃澳門痲瘋醫療的歷史脈絡,為日後研究澳門痲瘋病醫療史及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線索;同時也見證澳門社會在痲瘋病救濟事業方面的開拓性,以及人道主義在澳門的傳播。展覽分兩個展場,設於九澳聖母村的部分為常設展覽,自11月6日起開始長期展出,逢星期三暫停開放,另一展區設於澳門檔案館,展期為11月6日至2022年5月6日,逢星期一及公眾假期暫停開放,兩展場的開放時間均為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展覽期間將舉辦多場專題講座,首場專題講座邀請澳門天主教朝聖服務協會幹事梁潤琼主講,分享九澳聖母村的環境設施、村民的生活點滴、胡子義神父的生平貢獻、慈幼會歷史及九澳七苦聖母小堂的設施。講座於即日起至11月4日下午5時接受報名,歡迎有興趣人士報名參加,名額有限,先到先得。講座以粵語進行並設有專車接送觀眾往返九澳聖母村,已報名參與講座的觀眾可於當日下午2時30分在澳門檔案館集合乘車。講座報名或活動查詢,可於辦公時間內致電2859 2919或電郵至readingroom.ah@icm.gov.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