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勝文四建議倡優化大坑遺蹟保育工作

2021-10-19

建議定期清理坑內雜物和積水(受訪者提供)

【特訊】早前,位於大三巴附近的高園街大坑遺蹟對外開放,跨領域學者、國際(澳門)學術研究院澳門歷史研究員高勝文表示關注,他建議政府持續聽取各界意見,優化大坑遺蹟的展示、保護與考究工作。

高勝文引述相關資料表示,高園街大坑遺蹟所在地段位處聖保祿學院遺址範圍內。2010年4月至2012年5月,文化局委託考古機構於昔日屬於聖保祿學院範圍的高園街16-22號,展開前後共四期考古工作,並於高園街20號發現平面略呈圓形,直徑約5.8米,深約9.9米的大坑。坑內出土了大量陶瓷器殘片、建築構件等文物,包括青花瓷碗、盤、器蓋、用於外銷的克拉克瓷、醬釉陶罐、青灰釉陶碗等陶器,以及滴水、板瓦、花卉紋瓦當、墊餅、海月片製品等。考古學家判斷瓷器的主體年代應在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大致相當於明朝萬曆後期、天啟、崇禎年間,部分屬清朝康熙年間。

高勝文指出,是次出土的明末清初時期文物,對澳門歷史研究有重要價值,特別是用於外銷的克拉克瓷,印證了昔日不少外銷瓷輸往澳門,再由澳門外銷至海外,見證了澳門作為當時東西方海上貿易的重要中轉港和貿易中心,在海上絲綢之路發揮重要作用,為澳門與海上絲綢之路及相關研究提供了重要佐證。此外,由於大坑開鑿在基岩之上,平面形制較為規整,四壁修整痕跡明顯,且深達近10米。因此,考古學家推測是一項較大型的人工工程,不排除該大坑與《澳門聖保祿學院年報》中記載的水井相關的可能性,在學院廢棄之後才逐漸被回填掩埋,這有待專家作進一步考究。

對於大坑遺蹟的展示、保護與考究工作,高勝文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一是從多元渠道收集資料,擴大考古工作範圍,以進一步考究大坑遺蹟的深層歷史與意義;二是認同當局為避免坑內苔蘚和微生物快速生長,不採用不利空氣流通的玻璃物料,而採用能夠同時兼顧公眾安全及透氣的護欄,以及高強度的鋼索防護網對遺蹟進行保護展示,但須針對現時展示方式,制訂日常維護和管理安排,包括定期清理坑內雜物、積水、在惡劣天氣或特殊情況下的保護措施等,及加裝其他輔助觀賞與解說設施,以便居民參觀;三是建議現場除圖文介紹外,可考慮選取合適的文物於現場展示,及增加展示遺蹟的發現及考古過程,以提升居民對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認知;四是以聯合保育的方式對分佈位置相近的文物作串連保育,把遺蹟與鄰近的大三巴牌坊、大炮台、澳門博物館等共同組成聖保祿學院遺址片區。同時,完善周邊的配套規劃,使之成為獨特的文化教育片區,以彰顯“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