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已向內地專家提交健康碼方案 防疫機制再靠近?

2021-10-18

【香港中通社10月17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李明珠)香港與內地人流往來受阻近兩年,由於制度差異,香港難以百分百做到內地防疫要求,“疫情”和“追蹤” 成為擺在“通關”前面的絆腳石。17日作為“通關”關鍵一環的健康碼再傳好消息,香港已向內地專家呈交反饋報告,包括列明健康碼的具體做法。

早在去年5月,香港多位政界人士便促請政府推出“健康碼”,去年11月特區政府完成開發健康碼的轉碼系統,以支援“回港易”計劃使用人士,但對於普通市民而言,一直不知健康碼是何物。

近日,因香港出現感染源頭不明個案,不獲批准前往北京出席會議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譚耀宗再次提醒健康碼的重要性。直言追蹤系統十分重要,兩地能否正常“通關”關鍵在於健康碼,“要讓內地相關部門知道我們的防疫工作如何做得徹底,令他們安心。”

隨著香港整體疫情向穩,香港與內地上月舉行對接會議,就逐步有序恢復兩地“通關”事宜提出加強防疫建議,關於健康碼的進展再次走入大眾視野。

7日,參與健康碼研究工作的香港特區政府創新及科技局長薛永恒透露細節。

薛永恒說,現時健康碼記錄的資料較簡單,包括個人資料、測試陰性證明及健康申報等。目前已向內地詳列具體做法。

據悉,特區政府提出三大方案讓使用者申報行蹤:一是讓市民主動每日記錄行蹤,系統再對比使用者有沒有去過高風險地方;二是由系統列明高風險地點清單,讓市民自行比對是否曾到過有關地點;三是使用者同意後,將“安心出行”的資料上傳到健康碼系統。

如今,政府遞交方案,看似是讓兩地防疫機制再一步靠近。然而,香港健康碼方案與內地健康碼不同,沒有追蹤功能,亦非全民性質,如今又擬自行申報,或會有漏報、瞞報風險。

譚耀宗對方案也不感樂觀,憂慮方案與內地現行機制有很大分別,如果讓市民自行申報行蹤,恐怕內地不會放心,甚至拖慢“通關”工作。

在譚耀宗看來,最簡單的是直接使用內地的健康碼,按照內地標準行事,讓只要求“通關”人士安裝,相信市民會接受有關安排。

香港醫務委員會執照醫生協會副會長唐繼昇告訴香港中通社記者,疫情穩定是“通關”的大前提,而健康碼作為重要工具,現時在“通關”議題上至關重要。雖然健康碼提出多項方案,有所進步,但若讓香港市民自覺申報,會與內地健康碼無法銜接,質疑“內地市民怎麼放心讓你去。”

唐繼昇認為,香港應有最嚴謹的設計,在健康碼設計上與內地完全接軌,但給市民提供選擇權,自行選擇使用與否,給內地最大的信心和最小的風險,也切勿因為健康碼的設計無定論,而影響“通關”工作。

此外,薛永恒透露,所有方案的技術已經存在,若要做到內地健康碼的水平也並非不可能,但要考慮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方案,最重要的是兩地有共識,至於最終如何落實,要交由專家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