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才先導計劃

李靜儀批架床叠屋

2018-12-03

論壇探討優才先導計劃

【本報訊】特區政府正研究為期三年的優才先導計劃,一旦獲批准申請人無需在赴澳前獲得本地僱主聘任,可選擇來澳後找工或創業。議員、工聯副理事長李靜儀批評,與現有的居留政策存在重疊,認為應優化現有政策,而非架床疊屋又開新政策。新青協青年事務關注組副召集人洪朝欽反映,不少在學青年對於本澳新興行業的資訊及就業前景資訊掌握不足,建議先做好本地青年就業輔導。另有意見提出要先做好本地人才及勞動市場數據,列出澳門所需人才,取得社會支持下再開放優才引進計劃。

澳門論壇昨就優才先導計劃邀請議員、工聯副理事長李靜儀、群力智庫副理事長雷文強、政治經濟研究協會理事長唐繼宗、新青協青年事務關注組副召集人洪朝欽出席,表達對有關政策意見。

雷文強支持‧謂政策要夠吸引

對此政策,雷文強表示支持,他指,港澳及廣州、深圳正發展科技創新走廊,認為本澳不應墨守成規,政策要夠吸引才能吸引優才到澳,否則澳門會被邊緣化,但要凝聚社會共識,獲社會支持,例如參加香港,當審批時按其能起到的帶教作用給予評分考慮,避免令社會感覺“大開後門”而引起反對。唐繼宗認為,應先統計本地勞動力市場各工種從業員人數,建立數據庫,以便研究所需引入優才的行業及數量,建議先開放一至兩個行業作試點,又要透過審批委員會,嚴格把關。

李:應先優化現有政策

李靜儀認為,該計劃與現有的專才計劃存在重疊,由於貿促局的重大投資居留計劃和技術移民政策過於粗疏,未能起到作用,過去三年多所引入的專材,三成多為酒店及餐飲類,資訊科技類獲批個案少之又少,反映出有關政策與政府所期望的為澳引入金融、中醫藥、資訊科技等新興行業人才有落差。她認為,應優化現有政策,而非架床疊屋又開新政策。

市民質疑何不先培訓本地人才

會上,有市民質疑,為何不先培訓本地人才,而要先考慮引入?有市民反映,大學生找不到工只做時薪工。有市民反映,政府銳意發展中醫藥業,但本地中醫卻出路不大,質疑政府為何不先培訓及優先本地人。另有意見反映,現時的外僱政策起不到帶教作用,建議若引入優才/專才,要規範其能帶教本地人,提升本地勞動力競爭力。洪朝欽亦反映,不少在學青年對於本澳新興行業知訊及就業前景資訊掌握不足,建議先做好本地青年就業輔導。另有意見提出要先做好本地人才及勞動市場數據,列出澳門所需人才,取得社會支持下再開放優才引進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