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 12580號
2020年10月20日
星期二
余健楚冀政府對房策作頂層規劃
2020-10-20
【特訊】「夾心階層住房方案」正進行公開諮詢, 其定義是本次諮詢的重中之重,澳門中華總商會副理事長余健楚認為,「夾心階層」的定義必須要有數據支持,要具科學性,這才能解決一群申請經屋難以輪候成功,但具一定經濟收入水平而又未有足夠能力負擔起私樓價格的居民之住屋需求。
余健楚表示,現時本澳房屋供應有社屋、經屋、私樓,其定位和功能都十分清晰,且近年政府已將經屋申請人每月收入上下限及資產淨值上限大大提升,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居民都符合申請資格,只是門檻放寬後,經屋的供應量未有及時追上,導致僧多粥少的供不應求現象沒有改善。政府宜詳細分析今年三萬七千個申請個案中,有多少申請個案的經濟能力較接近或屬於諮詢文本的「夾屋」申請人範圍。因諮詢文本中沒有提供相關「夾心階層」的數據資料,就要諮詢社會討論得出定義,未免缺乏科學性,亦較難得出答案。
余健楚強調,倘若經屋與「夾屋」都可同時排隊輪候,會予人對政府房屋政策有混亂之感,加上如允許混合排隊,若政府行政程序及審批效率未如理想,易產生資源重疊,未必能將資源用在刀刃上。此外,「夾屋」作為置業階梯其中一個層級,讓購買者日後有條件進入私樓市場,其中,在設定若干限制購買條件的同時,亦應考慮創設誘因,讓「夾屋」市場能加快流轉,避免「有入冇出」。
余健楚指出,「夾屋」價格和質素,要在經屋之上、私樓之下,是比較籠統的概念,不同私樓也存在質素和價格差別較大的情況。諮詢文本中似乎過多的將經屋思維套在「夾屋」身上,易讓人感到「夾屋」就像經屋2‧0。對於「夾屋」這一概念,要以創新思維去突破框框,讓「夾屋」與經屋有較明顯的差異性,要不然,「夾屋」與經屋的差異化不大,只存格價上的差異,便會讓人感覺只需多給一些錢,便可加快速度上車,就像辦理證件,加快需要更多費用。
余健楚續指,「夾屋」放入置業階梯裏,倘沒有妥善理順「夾屋」定位、轉售機制等問題,「夾屋」或會變成「三不像」、「兩頭不到岸」,解決夾心階層置業難之初衷或會效果不彰。因此,需要政府對整個房屋政策作好頂層規劃,包括:公私樓比例、每年房屋供應量、因應人口發展趨勢等作一籃子規劃和部署,更好的解決居民安居置業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