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苗助長 欲速不達

2020-09-14

【特稿】第 67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鐵定於 11月 19日至 22日舉行,疫情關係,只有6項賽事,體育盛事還有國際馬拉松,另一邊廂,MIF將於10月舉行,澳門的秋季將會多彩繽紛。多項跨區的活動接踵而來,個別國家在全球疫情仍在單日有近萬宗新增個案之際,拔苗助長是否適宜 ?!

每年的金秋,都是澳門的多項本地及國際盛事的日子,疫情下,上半年的本地大型活動幾乎全部停頓,大型的政府及私人會展、展銷、會議,連新人結婚都不敢大排筵席;旅遊旺季由於當時政策尚未恢復而旅客水盡鵝飛,經濟活動持續「餓」了大半年,近月,有私人的展銷活動、美食活動舉行,反應尚可,部份原因是基建現時仍大部份局限於本地客源,外來風險相對較低,市民才有信心到大型及密集場所消費、消譴,試想像,假若如香港第三波疫情期間,社區傳播風險高,居民未必敢參與大型人多的活動。

現時的經濟都是建基於防疫成果之上,經過超過半年的沉著應戰,政府由被動變主動,欲透過多項的大型活動刺激經濟復甦的步伐,MIF、國際馬拉松、大賽車、美食節接腫而來,這些澳門的體育、會展及經濟盛事,的確對於本澳拉動澳門的經濟有著一定的拉動作用,帶動酒店、旅遊、娛樂及服務、餐飲、零售業等直接受惠和復甦;全球疫情未退郤,如何把好關,是當前的挑戰。賀特首及部份政府官員在數月前的政府抗疫措施中曾指,「經濟不能完全停下來,等待疫情完全退卻再推動,要在經濟及社會發展之間取得平衡點。」防疫不能鬆懈,經濟發展也不能完全停頓,目前疫情在美國、巴西、印度等地仍未緩和,鄰埠香港降三波疫情受控不久,操之過急的經濟復甦,帶來的損失可能更大,例如歐美等地在首輪疫情後緩和不久,由於社區和經濟活動的恢復,爆發第二波疫情的反彈,香港第三波疫情更值得引以為鑑。

澳門即將舉辦多項大型有外來人士參與的活動,不是談分化,只談防疫,防疫風險肯定會增加,一個數百人出席的國慶酒會,基本上都是本地傳媒及嘉賓,卻要求出席傳媒及嘉賓需要作核酸檢測;五湖四海、其外遊及接觸史相對較複雜的入境者參與的上千、上萬人活動,又是否全部要作核酸檢測?一個核酸檢測就是否絕對安全?在防疫工作上,會否存在對本地過份嚴荷緊張、對外中門大開的雙重準則?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9月11 出席行政會時就有關疑慮作回應時表示:「相信檢疫決定已由衛生局充分考慮和專業分析。又稱,本澳抗疫成績來之不易,現時抗疫常態化,盡可能從維持社會經濟活動與做好防疫工作間取得平衡。」正如巴士防疫廣播有云「勿聚集、勤洗手、帶好口罩,勿前功盡廢!」過多的大型活動,恐只會拔苗助長,強求速成,有害無益。

>>諾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