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社會發展研究會座談研澳門優勢

認可推適切政策引部分港商分流來澳

2020-09-02

【特訊】澳門社會發展研究會日前座談,認為香港產品出口美國面臨不合理對待,未來的不利因素可能接續有來,而美國對澳門出口產品的待遇至今仍一如過往,因此澳門可考慮推出適切政策吸引香港部分廠商分流到澳門,讓澳門在支援港商持續發展的同時,亦可助力促進本澳經濟適度多元。同時,鼓勵本澳的美資博企以美國民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講好“澳門故事”、“一國兩制故事”,在當前形勢下有著重大意義。

理事長陳炳強、常務副理事長陳秉松、監事長岑一峰、副監事長許龍通,以及理監事吳域邦、何佩珊、馮崢、勞永聰、李頌堯、梁燕洪、鄺小田、張淑欣等出席了座談會。

陳炳強表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香港部分廠商因配額問題轉移到澳門設廠生產,對澳門製造業和整體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當前香港廠商產品出口到美國面對的困擾,其性質和實際狀況當然有別於昔日的配額問題。但從澳門不斷優化投資環境,促進工業轉型升級的角度來看,吸引港商轉移部分生產業務到澳門,在新的歷史轉折點上港澳攜手創建新的工業品牌,共拓海內外市場,是值得探討的。

面對中美局勢緊張,陳炳強建議,澳門作為“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熱土,應可發揮獨特作用,鼓勵美資博企為促進美國與澳門多領域交流搭建平台,並根據所熟知的美國社會心理特點,以多管道、多形式向不同階層傳遞有關中國和澳門特區的正確信息,講好“澳門故事”、“一國兩制故事”,讓美國民眾更全面、準確掌握有關情況。同時,社會各界應珍惜澳門的優勢和對內對外的利好因素,審慎應對各種變化,不要因為右或“左”的思想行動而自損優勢。

陳秉松認為,澳門受到土地、人力資源制約,建設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亦存在產地來源的問題,所以吸引港商在澳生產發展,宜結合澳門具體情況,有策略地尋找適當的對接點和突破口。此外,澳門要達到更好的招商引資效果,有待進一步發揮澳門的優勢,並需要社會各界敢於打破思想框框,務實推進工作。

與會者均表示,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布局下,優勢互補和互相支援很重要,吸引港商分流到澳門,是支援港商持續發展的方式之一,是利港商利澳門之舉。同時,只有當澳門對內對外各種有利因素不斷擴大,澳門對國家可作出的貢獻才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