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復課後學生情緒變化

2020-08-24

【正視聽】轉眼進入了8月中下旬,距離開學的日子所剩無幾,新學年開學在即,學生又將迎來新的學習生活;長期抗疫,難免會令人精神崩緊,新學年可能還要追回今年上半年停課期間的進度,家長和學校,希望注意學生的情緒變化和壓力,及早作出支援和排解,同時要關注澳門以外地區升學的疫情及其他變化,為海外學生做好支援預案。

如無意外,9月1日將是莘莘學子迎來新學年的日子,疫情關係,學生們今年上半年經歷了特別的半個學年,幼稚園階段的學生由1月底起停課,小學至高中的學生各停課數月。過往有針對學生復課後的調查反映,有學生在復課初期有學習及精神壓力,擔心學業進度追不上、學習壓力、功課量等,另外,針對父親及疫情對家長影響的問卷調查中,有家長出現情緒焦慮,焦慮來源中包括對子女的學業的擔心,例如教導功課、追趕網上教學進度等,也有家長反映與子女相處由於抗疫期間相處時間增加、學業、使用手機時間等問題而出現磨擦,影響家庭關係。綜合不同的問卷調查反映出,學生、家長對於學業有一定的壓力及所衍生出的精神壓力和親子關係 。

上半學年的停課不停學的生活,始終追不到原來的教學進度,當初教青局所指的「不考試不考核」指引,到頭來,不少學生復課後只是繼續面對填鴨式的教學和瘋狂追趕教學進度,一星期測驗3、4科,還有升班試,有學校指「考試不合格一樣有留級」,不少學生在6、7 月,重回考試、評核的地獄,疫情也不例外。

行政會於7月通過了第28/2020號行政法規《本地學制正規教育學生評核制度》,訂定本地學制正規教育的幼兒教育、小學教育、初中教育及高中教育各階段的學生評核制度,規範以多元方式實施評核是指依據學習目標制定適切的評核內容、評核方式及評核參與者,尤其在評核內容應包括學生的認知、情意及技能;評核方式應結合運用口語評量、實作評量、檔案評量、紙筆測試及數碼測試;評核參與者除教學人員外,家長及學生亦應參與等。還有學生、家長關注的留級問題等,規範小學教育1年級至4年級,不得要求學生留級、小學5年級及6年級的整體留級率不得超過4%、初中教育階段所有年級的整體留級率不得超過8%,(上述規定獲教育暨青年局批准的情況不在此限)。

本澳留級高的問題, 一直受社會關注,有部份學校,在學期中途會要求學習表現未達校方理想的學生作出勸退,這種情況在留級以外,同樣值得關注,學期中被勸退,學生何去何從?期望學校本著「育人為本」的理念,不應在學期中途勸退未如校方理想的學生。

疫情未過,不少海外升學的學生感到矛盾,該不該繼續升學?若疫情有變化,有否協助撤離措施或其他支援等;本地的學生,要面對追趕教學進度、應付測驗考慮、抗疫疲勞及與家人相處等問題,政府、家長、校方、駐校社工,應該作出留意,局方可制定指引和相應的輔導,悉心護苗。

>>方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