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2505號
2020年07月23日
星期四
羅奕龍:咬斷拭子棒非醫療事故
2020-07-23
【本報訊】對於男童接受核酸檢測採樣時咬斷拭子棒,仁伯爵綜合醫院醫務主任羅奕龍表示,初步表面看來,那是預期出現的、正常的併發症,不是醫療事故。若辛勤的人員工作時遇到併發症,即被歸咎為醫療事故,未必是公平的。
一名男童前日接受核酸檢測咽拭子採樣時咬斷拭子棒。昨午,仁伯爵綜合醫院醫務主任羅奕龍回應傳媒提問時表示,構成醫療事故須有三個要件:實施醫療行為者出現過錯、造成損害、過錯與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當局已要求國檢 (澳門) 衛生檢測有限公司提交具體的事故描述。羅奕龍稱:「我們初步表面看來,那是正常的併發症,並不構成醫療事故。咬斷拭子棒是我們預期會出現的併發症。」
羅奕龍也表示,不論是衛生局或國檢 (澳門) 衛生檢測有限公司的人員,為滿足市民需要,辛勤地做了二十多萬人次的檢測工作;當出現預期出現的併發症後,即被歸咎為醫療事故,未必是公道的、公平的。
對於有報道引述該名男童的家長表示,國檢 (澳門) 衛生檢測有限公司的醫療人員採樣時十分粗魯,態度不友善;羅奕龍回應,單聽片面之辭是不正確的,要聽兩方的說明,也要檢視有否現場證據,例如:監錄片段。
羅奕龍坦言,從常理推測,任何一個施行檢查的人員,應該沒有很大的動機刻意弄斷拭子棒,使小朋友受傷害。並表示,若發現有人員出錯或刻意為之,一定秉公辦理。
當局有否收到相關家長要求協助、追究?羅奕龍回應,當局的態度是開放的,任何市民有權利追究責任,他們可以到醫療事故鑑定委員會申請報告、可以選用醫療爭議調解中心的服務、亦可以透過司法程序進行。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防制暨疾病監測部協調員梁亦好補充,小朋友在陌生環境接受檢測時會感到恐懼,家長的作用非常重要,可在事前講解過程,也可在現場安撫,積極配合,過程約十秒,一般不會有特別痛楚或不適。
梁亦好也指出,各地都在小朋友身上採用鼻咽、口咽取樣,本澳也一直採用至今。在山頂醫院兒科,若醫生見到小朋友出現呼吸道的症狀,需要了解感染甚麼病毒,都會採用鼻咽、口咽檢測。
每日核檢預約名額增至一萬一千
昨午,羅奕龍也公布,自當局把核酸檢測的名額由每天的五千個增加至七千五百個,相關措施執行暢順;昨日,已把名額增加至一萬一千個,相信基本上可滿足本澳居民的跨境需求。
羅奕龍又特別指出,要檢視一個地區的核酸檢測能力,不能以絕對數字為依據,應以人口比率為準。目前,香港每十萬人口每日約檢測一百零五人、北京每日一千四百人,本澳現時約二千四百人。
當未來有更多合作伙伴與當局開展病毒核酸檢測,上述數字會繼續提高。羅奕龍也表示,為應對隨時可能出現的疫情變化,當局必須保留基本的醫療需要的核酸檢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