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本地客源的細水長流關係

2020-07-06

【特稿】過往博彩業及旅遊業興旺時,旅客在商家眼中的角色,尤如一隻會生金蛋的母雞,只要經內地網紅到訪,那怕是一間平平無其的家族式經營老店、茶餐廳、定必大受自由行歡迎,門庭若市。澳門人,或要等到不是自由行到訪的高峰,才可以享用本土美食、設施等;內地應用程式推出的電子支付優惠,僅限內地用戶在澳門消費使用,在澳門生活的居民,在商人眼中,長期變為二等公民。如今疫情下,旅遊秩序未恢復,本地消費群,才驟然被商家所記起。有網民揶揄:「各大博企終於記起澳門人了!」

新型冠狀疫情下,政府投入22億元公帑,推出第一期《消費補貼計劃》,作為首輪的振興經濟和保本地就業措施之一。6月中旬公佈的《消費補貼計劃》中期報告中指出,《消費補貼計劃》自5月1日至6月15日期間,消費卡總交易額約為14.6億元,共產生了約1564萬筆交易;已使用消費卡的居民當中,人均使用額約2481元,估計在產生額外消費下,總體帶來約18億至24億元的經濟效益。多個行業都能不同程度地受惠於消費卡,以飲食業及零售業佔最多,分別佔交易總額近24%以及70%。在所有可使用電子消費卡的商戶場所中,按交易金額計算,有約63%的消費補貼流入中小企,並有超過6成餐飲商戶以及超過4成零售商戶表示,有5成或以上的營業額來自消費卡,營業額有超過5成提升。反映消費卡對支持商戶經營具一定作用,以及本地消費力的比重。

7月底完結第一期消費補貼計劃後,緊接的第二期消費補貼計劃將至今年底,財爺在消費補貼計劃中期報告中,肯定了消費補貼計劃達到政府預期「穩住內需市場、刺激消費氛圍、增加企業信心、紓解居民壓力、電子支付工具進一步普及」的數大目標,同時為商戶將來實現提質發展,創造更有利條件等作用。下半年,即使自由行重開,澳門的經濟仍需要依靠本地資金的支援,才能起到穩定就業、民生的作用。但是,營商者長期以來如何看待澳門本土的消費力?過去經濟興旺時,本地人,並不是部份商戶的主要客源或首要目標市場,商戶大部份將目光投放在旅客,特別是自由行旅客身上,相信其客源多,能夠大幅提升生意,比起要KEEP一群本地熟客容易。

5月起,相繼有酒店推出入住優惠,過往在暑假旺季高達2、3000元一晚的4、5星酒店,今年在未能迎來海外客下,減價至600至2000元左右/晚,大眾能負擔得的價格,這是疫(逆)景自救?還是到了末路才記起澳門人?有網民揶揄:「各大博企終於記起澳門人了」、「過往經濟好,旅客多時,並沒有將澳門人放在眼中,只有陸客、自由行」,還自嘲,澳門人地位在商家眼中何其卑微。有老澳門人說,在澳門幾十年都未住過酒店、以往幾千元一晚,如今不到1000元,當然要去入住、見識。逢週五至週日,社交平台不乏友人入住後的照片,製造假外遊的心情和假象。

本地客和消費力,是否如網民所指如此卑微?兩期消費補貼計劃和旅客不能入門下,業界才記起澳門人這個消費群體?還是過往的澳門人賺到錢後,週末/放工都到大灣區消費、放幾天假期就坐飛機到日、韓、台旅行,令商戶被迫放棄澳門人?有商會提出,向旅客提供入住、消費優惠,卻沒有人提出,向澳門人提出優惠,思考如何重新建立本地客源,特別是博企旗下的非博彩設施,與澳門人建立細水長流的關係。筆者唯有輕口嘆,澳門人成了商家眼中的二等公民。

方 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