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指每六名小一學生有一名近視

好家園籲共同呵護兒童『心靈之窗』

2020-06-06

何凱玲

【特訊】每年6月6日是全國“愛眼日”,今年主題是“共同呵護好孩子的眼睛,讓他們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本澳兒童青少年視力不良呈逐年上升且年輕化趨勢,共建好家園協會副理事長何凱玲表示關注,建議當局加強學生視力保健工作,普及兒童青少年愛眼護眼宣傳教育工作,共同呵護孩子們的視力健康。

何凱玲引述《二〇一五年澳門市民體制檢測報告》數據,本澳居民近視率隨著年齡增長而升高,十五歲以上近視率達到七成以上;同時亦有低齡化趨勢,根據澳門慢性病防治委員會數據顯示,現時約每六名小一學生中會有一名近視。可見兒童青少年普遍出現近視,而頻繁長時間使用電子設備,將進一步加劇視力問題。為此,何凱玲認為眼健康關係到個人和社會的發展,需要政府、學校和家長共同合作,以降低近視率和低齡化趨勢。她建議當局加強學生視力保健工作,建立學生視力資料庫;普及全民視力健康教育,增強居民眼健康意識,營造社會愛眼護眼氛圍;並呼籲家長多關注孩子用眼情況,多參與戶外活動,減少使用電子產品次數和時間。

現時教青局在學生視力保健上提供多種支援服務,例如開展“校園愛眼護齒”活動、“兒童健康工具箱”計劃等,有關工作值得肯定。何凱玲建議當局加強中小學生眼健康工作,加大學校健康教育資助金額,幫助學校建立學生視力健康數據庫,每年定期為小一至高三學生開展視力檢測,持續監測學生的視力狀況。將視力不良的學生以輕度、中度和高度近視分類,及時告知家長和跟進有關情況,達到早發現、早干預的效果。

何凱玲續指,近視不僅在日常生活不方便,高度近視更會引致視網膜脫離、黃斑病變等的機率比正常人高數十倍。她建議當局加強視力健康宣傳和教育,與學校和社服團體加強合作,走進校園、社區普及有關護眼知識和方法,提升居民愛眼護眼意識。另外,她呼籲家長多關注孩子的用眼狀況,堅持“三個廿原則”,即每次看屏幕或者書本廿分鐘,就把眼睛望向至少廿英尺(六米)的遠處,堅持望廿秒以上;以身作則,減少在子女面前使用電子產品,控制自己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和次數;多帶孩子到戶外活動,保持充足睡眠,養成良好護眼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