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點名秦嶺違建『大教訓』的三重深意

2020-04-22

4月2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陜西省安康市平利縣老縣鎮,在錦屏社區考察當地脫貧攻堅情況。(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中新社北京4月21日電】(記者 張蔚然)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4月20日在陝西考察調研,位於商洛市柞水縣的秦嶺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其考察的第一站。他強調,秦嶺違建是一個大教訓。從今往後,在陝西當干部,首先要瞭解這個教訓,切勿重蹈覆轍,切實做守護秦嶺生態的衛士。

秦嶺在中國版圖中位置突出,不僅是南北地理分界線,也是重要生態屏障,素有『國家中央公園』之稱。然而,一段時間以來,秦嶺北麓不斷出現違規、違法建設的別墅,很多人試圖將『國家公園』變為『私家花園』,嚴重破壞當地生態。

習近平曾對秦嶺違建別墅嚴重破壞生態問題和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先後六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中央強力介入之後,違建別墅相繼被拆,當地部分官員敷衍塞責、欺上瞞下、權錢交易、『新官不理舊賬』等問題受到嚴肅處理。

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的中共黨建學者指出,習近平時隔5年再赴陝西,特別點名秦嶺違建這個『大教訓』,言行均釋出深意。

深意之一,是生態保護紅線絕不能突破。

『習近平談秦嶺違建,既是面向陝西,也是面向全國。各地須引以為戒,向殺雞取卵式開發、粗放利用、奢侈消費等錯誤行為模式徹底告別。』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說。

上個月,習近平在浙江安吉縣余村考察時指出,『經濟發展不能以破壞生態為代價,生態本身就是經濟,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

今年春節前夕,習近平赴雲南滇池星海半島生態濕地考察,強調『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決不能再走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

去年8月甘肅考察期間,習近平專程瞭解祁連山生態環境修復和保護,指出『我們發展到這個階段,不能踩著西瓜皮往下溜,而是要繼續爬坡過坎,實現高質量發展』。

不難看出,生態保護問題頻繁被列入習近平考察日程,是其核心關切之一。竹立家表示,所謂高質量發展意味著,中國必須加強對生態空間範圍內具有特殊重要生態功能區域的保護,尤其需要加強對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鹽漬化等生態環境敏感脆弱區域的保護。『這既關乎國家生態安全,又關乎經濟社會發展長遠利益;不僅是踐行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觀,也是在為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貢獻中國力量。』

深意之二,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必須警鐘長鳴。

從官方對秦嶺違建整治看,其意義遠超具體事件本身,也對久治不愈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頑症敲響警鐘。中央多次提出要求,但地方政府敷衍了事,形式主義走過場,官僚主義不作為。比如有人認為違建祗是建設違規,沒有將其上昇到生態環保高度來認識。正是這些態度和做法,讓當地一些官員趁機把官商勾結、利益輸送的蓋子捂得嚴嚴實實。

專家認為,讓秦嶺違建警鐘長鳴,契合中國發展的現實需要。今年是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之年,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加大。中共已印發通知,特別要求嚴肅查處不敬畏不在乎、空泛表態、敷衍塞責、弄虛作假、陽奉陰違等問題。

『人們對這些問題並不陌生,秦嶺違建事件中或多或少都能看到它們的影子。對待利益集團和腐敗圈子,不能畏首畏尾不敢觸碰。祗有切實向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毒瘤開刀,才能確保類似事件不再重演。』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張希賢說。

深意之三,是政治紀律和政治意識祗能加強,不能削弱。

2018年7月,習近平對秦嶺違建別墅再作批示,『首先從政治紀律查起,徹底查處整而未治、陽奉陰違、禁而不絕的問題』,這是他針對這個問題的第六次重要批示指示。專家指出,這一批示點出問題要害——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是突出外在表現,政治意識淡薄才是內在根本問題。比如,在實踐中,陝西省和西安市多次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光表態不落實,導致相關指示和部署在層層批示中空轉。

張希賢表示,各級黨組織和各級領導干部必須深刻總結秦嶺違建教訓,加強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政治建設絕不能缺失缺位或軟弱無力,政治規矩和政治意識絕不能模糊淡薄。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戴焰軍說,秦嶺違建造成非常惡劣的社會影響,一批涉事干部受到查處,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教訓是『絕不能置中央三令五申于不顧』,必須強化政治紀律,絕不能利用地方資源謀取個人私利,對越線行為必須從嚴堅決懲處。『祗有真正落實主體責任,才能確保從中央到地方政令貫通,令行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