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2390號
2020年03月10日
星期二
群力:理性善用網絡平台共建文明
2020-03-10
【特訊】近日網絡上流傳各類以「挑戰」為旗號的惡作劇遊戲,其危險程度甚至可致癱瘓或死亡。群力智庫理事梁彥邦關注相關情況,籲青少年理性分析網絡資訊,切勿盲目跟風,為求一時刺激,以身犯險;並建議應加強家校合作,社區普法宣傳,共建理性關懷的網絡文明。
梁彥邦指出,近日繼「三人跳挑戰」(Tripping Jump Challenge)、「圍巾套腳」這兩項極度危險,並已鬧出人命的惡作劇遊戲外,網絡社交平台又興起另一陣挑戰熱潮「倒鹽挑戰」(The Salt Challenge),挑戰者要在短時間內把一整桶鹽鯨吞,藉此博得他人眼球;醫生已經指出,短時期攝入大量鹽份,可導致脫水、神志不清,噁心、嘔吐,嚴重者或會昏迷。綜觀這些所謂的「挑戰」,源於時下風靡中外的社交平台,用看似幽默、勇敢的方式作出挑戰,實乃欺凌行為,甚至引致傷亡。想當初冰桶挑戰(Ice Bucket Challenge)雖是為引起大眾關注漸凍人所發起的,可亦造成水資源浪費、多國醫生指出具有巨大健康風險的爭議;然而近日流行的「挑戰」只為謀求點擊量、爭取他人關注,甚至有損人性命的風險,他批評製造影片者妄顧他人及自身安全,而分享影片者只求短暫的輸送快樂(instant gratification),與助長惡行無異。
梁彥邦表示,互聯網的普及發展是一把「雙刃劍」,讓大家足不出戶,就知天下事;然而,互聯網中的資訊包羅萬有,不但有正面的部分,色情、暴力及違法等訊息亦有機會讓人從中擷取;而社交平台的點讚功能,亦容易挑起人們希望獲得認同的心理需要,特別是兒童及青少年正處於塑造自身身份和性格的敏感時期,急需獲得他人肯定,加之社會經驗、判斷能力不足,很容易被嘩眾取寵式的綽頭牽着走,甚至被扭曲心理,墮入陷阱作出害人害己的行為。他建議家長和教育工作者密切溝通合作,藉此停課階段,培養學生正確的審辯思維,認識網絡利弊危機、對網絡資訊作出理性分析,建立正確的上網態度,拒絕接收、傳播、發放不良不實的資訊,培養青少年正確的價值觀。
梁彥邦稱,持續普法教育工作,舉辦定期的社區普法活動有其必要。應向大眾,特別是兒童及青少年點明,澳門居民的言論自由雖受到法律保障,但無論在日常生活中,抑是網絡上,都必須對自身言論行為負責,明白網上言論易發難收,發言前應先考慮言論會否令他人的信譽、利益、情緒等方面受損害;分享影片或資訊前必須為內容求證,收集多方意見,切勿盲從附和跟隨,共同建設理性關懷的網絡文化人人有責。他呼籲青少年切勿無聊當有趣,把別人的痛苦當作娛樂,造成網絡霸凌的情況。他亦補充,根據澳門法律規定,任何人如透過互聯網公然教唆實施某一犯罪者,即使沒有人被煽動作出有關犯罪行為,亦已觸法「公然教唆犯罪」,必須負上刑法責任,勸喻青少年們切勿以身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