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2388號
2020年03月07日
星期六
國民黨主席補選兩岸立場飄忽
島內學者籲勿因敗選棄『九二共識』
2020-03-07
【香港中通社3月6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陳卓儀)中國國民黨3月7日補選黨主席,島內學者分析投票率會因為大選失利及新冠肺炎疫情而走低。不過,兩位候選人的兩岸立場出現了“自縮”“偏安”的論述,讓黨內人士憂心,國民黨這場選舉後,能否守住“九二共識”的底線、守住改善兩岸現狀的唯一橋樑。
34.5萬名黨員將選出任期僅有一年的過渡主席,參選人為前副主席郝龍斌和立委江啟臣,前者父親為軍人郝柏村,因此被認為能拿下佔據三成黨員的“黃復興黨部”(主要為退休軍人)選票;江啟臣比郝龍斌年輕20歲,以改革口號吸引年輕黨員。
不過,兩人的兩岸論述才是這次補選的焦點。郝龍斌主張堅決反對“一國兩制”,主張要撕掉國民黨“又老又紅”的標籤,更提出若大陸方面不承認“中華民國”,兩岸“三通”(通郵通航通商)可以重新考慮是否繼續。至於江啟臣則稱“九二共識”舊了,呼籲國民黨的兩岸論述應更貼近民意。隨著補選投票日接近,兩人言論也慢慢收斂,往“反台獨”“一中”靠攏。
因不滿兩人的兩岸論述,孫文學校校長張亞中呼籲黨員不投票。他對香港中通社記者指出,“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的基礎,國民黨跟民進黨最大的差別,是國民黨不止可以堅持“九二共識”,還可以深化它、給出方案結束兩岸敵對現狀。這是國民黨應該要做的事情,可是目前兩位候選人並沒有這方面的論述;而喊出“反台獨”並不是有效論述,這是任何臺灣人都可以喊的口號,重點是“反台獨”之後怎麼做。
對於如何深化“九二共識”,張亞中提出,國民黨必須先解決“兩岸是什麼關係”這個問題,在承認了兩岸不是敵對關係之後,如果選擇“走向統一”,國民黨可以處理和平統一前的方法論,怎麼樣從兩岸敵對狀態走向和平統一。“國民黨千萬不要怕講統一,不要落入民進黨塑造的‘一國兩制恐懼’圈套中,不要自縮,不要怕民意反彈。”
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趙永茂則對中通社指出,國民黨的兩岸論述透出敗選後的消極、被動,既然民進黨汙名化“九二共識”,作為在野黨就必須擔起批評的角色,就應該反擊、厘清,而不是陷入對方的陷阱。“九二共識”在上次大選前的環境下難爭取支持,但是過去國民黨正是憑藉這個穩定的政治基礎,為臺灣帶來生意訂單、帶來遊客,甚至帶來了2018年地方九合一選舉的勝選,“這也是一種民意的體現,民意其實是流動的”。
張亞中也指出,“民意”是民進黨創造出來的,例如民進黨用了二三十年,一直利用歷史教科書及政治論述上慢慢發展“台獨”論述,可是國民黨在這個過程中,難道要為了選舉去靠近這種“民意”嗎?換句話說,就慢慢喪失論述權了嗎?只有堅持自己的理念,慢慢透過政治教育改變年輕人,或許沒有辦法在最短的時間拿回政權,可是長久下來,還有獲勝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