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觀察:港澳台僑同心『戰疫』的啟示

2020-02-03

【香港中通社北京2月2日電】(香港中通社特約記者 莊敬千)在中國內地舉上下之力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時,海外華僑華人及港澳台各界匯聚成流的捐款與物資也不斷投入,以後勤保障的形式為身處疫情漩渦中心的同胞實力“撐腰”。

自上月26日中國僑聯發布捐贈倡議書後,中共湖北省委統戰部1月31日披露,截至當天下午,共收到港澳台同胞及海外僑胞的捐款6846.1747萬元人民幣,其他幣種數目不等;包括210箱、40770個N95口罩、549.25萬個其它類型口罩等各類醫療物資。

在海外,華僑華人們連日來利用校友會、同鄉會、商會等機構分支,迅速打通物資和善款的捐贈網絡,并逐步將網絡夯實、拓展。有成員甚至在為物資奔走的過程中因疲勞過度而病倒入院。在台灣民間,知名企業、演藝人士紛紛在日韓等地自尋貨源,極盡所能為大陸捐獻稀缺物資。武漢宣佈“封城”不到一天,湖北省政協的港澳委員捐款已達300萬元人民幣,澳門立法會議員籌款1000萬港幣,周大福、世茂集團等港企也不吝捐助。

身處異鄉,海外華僑華人對與祖(籍)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命運與共的道理,比誰都理解得更深刻。回溯過往,他們的魂牽故裡,有時是盛事中的錦上添花,更多則是危難中的雪中送炭。無論是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0年的玉樹地震、2013年的雅安地震,還是2008年的北京奧運,大規模的海外物資自發動員并不陌生。不為囤積居奇,不圖爭名逐利,只為點亮手足之情。

當下,疫情仍處擴散期,但中國官方已採取較2003年SARS時更為及時有效的立體防控舉措,武漢更是行壯士斷腕之舉自封。疫情局面異常複雜,不盡如人意處時有。外界對湖北的難與痛感同身受之餘,更需要為之傳遞制勝的信心與樂觀面對的心態。海外華僑華人和港澳台各界人士的義舉,不僅是解燃眉之急的務實之舉,更是傳遞戰勝疫情的信心與樂觀之舉。

此次疫情系發生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的一場“黑天鵝”事件。面對這場公共衛生危機的態度,應是秉持專業精神、命運與共,而非渲染恐慌情緒,借題發揮。

在台灣,與民間援助熱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官方限縮於自我炮制的兩岸“政治寒冬”,一度發表引發爭議的口罩禁運令,被批泯滅人道主義精神。

在香港,與各界慷慨解囊形成高下映照的,是醫管局員工陣線在疫情肆虐下,為阻隔與內地交流,無視患者生命安全,不顧救死扶傷專業精神,以罷工要挾港府“封關”的逃兵行為。

筆者認為,盡管這樣非理性雜音并非主流,但雜音仍需警惕。各地防控舉措不一而同,但一切應以專業考量為先,而非摻雜政治因素。疫情大敵當前,任何政治掛帥的行為都無益解決問題。隔離疫情而不隔離愛,港澳台僑的義舉才是戰勝疫情的最佳行動和心態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