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帶來安全挑戰 中國未雨綢繆

2019-11-23

【中新社北京11月22日電】(記者 劉育英)5G是否不安全?與3G、4G技術相比,5G的確帶來更多安全挑戰。中國未雨綢繆,提昇網絡安全風險應對能力。

此前,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曾表示,5G的安全實際上和4G、3G、2G以及固定網絡的安全有很多相同之處。中國對網絡安全是非常重視的,並不是到5G才關注安全問題。

在22日閉幕的世界5G大會上,5G網絡的安全問題格外受到重視。在展覽現場,觀眾可近距離觀看工業機器人破解、NFC(近場通信)隱私信息竊取、手機遠程竊聽偷拍、智能門鎖破解等場景,由此意識到智能網絡風險的普遍存在。

為何5G會帶來安全挑戰?工信部網絡安全管理局局長趙志國在世界5G大會5G安全高峰論壇上說,5G網絡使用的虛擬化技術,使得安全分析向雲化的基礎設施轉移,網絡被攻擊的風險點明顯增多。

奇安信集團戰略研究總監喬思遠向記者解釋說,所謂虛擬化技術,是指5G網絡時代,信息通信基礎設施都是由標準化的服務器構建的虛擬化雲環境,而網絡功能是軟件定義的,替代了4G時代的通信設備。因此,過去通用化的防火牆在5G時代已不可行,需進行個性化的安全防護。

喬思遠還表示,4G以前的電信核心網是封閉、隔離的,而5G核心網為了實現高速低延時,用戶平面接入設備下沉到靠近用戶的邊緣側,離開了封閉環境,用戶隱私信息洩露的風險增大,給網絡安全監管的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趙志國說,5G應用進一步打破了經濟社會各領域的邊界。網絡安全與工業、能源、交流、醫療等實體經濟安全問題交織,5G產業鏈引入了更多參與主體,各類主體之間的安全界面和責任更為模糊,對網絡安全保障提出了新的挑戰。

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副理事長杜躍進表示,5G推動了智能化的全面深入發展,主要體現了三個領域,一是計算,包括數據本身、數據存儲、大數據計算、邊緣計算等;二是感知領域,各式各樣的傳感器用數字化的方式記錄這個世界;三是通信領域,即大帶寬、移動、低延時的網絡。

『5G是萬物智聯,這樣的環境下安全被重新定義』,杜躍進說,即使擁有更優秀的工程師,也避免不了漏洞的出現。

5G網絡的安全風險已被全球通信產業界所高度關注。華為無線網絡研究部北研分部部長胡華東說,通信業的國際組織GSMA和3GPP都有相應的漏洞收集機制,學術界或者工業界發現了4G或5G的漏洞都可以進行相應的改進,5G或者4G的安全是不斷迭代的演進過程,確保通信系統是安全的。

在中國,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理事長王秀軍說,全面開展了5G網絡安全核心制度,從政策管理制度、技術保障能力、技術標準規範、產業研究等方面,多角度、系統規劃了5G安全體系建設。

趙志國表示,中國立足5G作為新興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提昇態勢感知和應急處置等機制和能力建設,全面提昇5G網絡自身安全的保障水平。

應對5G的安全挑戰,也需要各國攜手並肩。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薛瀾表示,5G網絡對工控系統、信息安全監測體系、信息安全傳輸體系、跨境信息傳輸安全都造成挑戰,中國會堅持推動開放、包容、多邊的討論,推動在國家間達成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