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規劃正當時,治水安邦定有期

2019-10-31

【正視聽】 澳門特區政府30日正式公布《澳門特別行政區防災減災十年規劃(2019-2028年)》。規劃全文共三萬四千餘字,由五部分組成,以「共建安全韌性城市,同享幸福美好生活」為願景,以建設國際先進的宜居、宜業、宜行、宜遊、宜樂城市爲目標,以保障居民和公眾生命財産安全爲根本,著重落實9個重點領域,確定37項約束性和期望性指標,以全面反映未來十年澳門防災減災與應急能力建設的成效。

澳門腹背臨水主要的災情都是隨風而至帶水而起。2017年8月23日,那一場半個世紀都少見的強颱風“天鴿”正面吹襲澳門,造成多人死傷,多人被困,不少地區斷水斷電斷網的慘劇,特別是那倒灌滾滾而來如同水漫“金山”般的恐怖景象如今仍歷歷在目,實不願提起。所謂痛定思痛,事件已經過去兩年餘,如今看到政府公佈的防災減災十年規劃(2019-2028年),其中的具體措施確實補全了當年很多的漏洞,相信在未來的防災行動上具有現實的操作作用。

筆直大概瀏覽了這份三萬四千餘字的規劃,因為比較在意如何“防水”上,特意瀏覽了相關的行動方案措施。其中的防禦12招,可謂招招針對水患而設,既有防水也有排水的相關方案,描繪了半島及路環一帶水患重點,為未來治水工作提供可靠的方向。但筆者也觀察到,行動目標提及的將澳門防洪(潮)標準整體提升至 200 年一遇,相應澳門內港潮位站潮位爲 3.71 米(澳門基面,下同);重要保護區遠期可提高到 300 年一遇,相應內港潮位站潮位爲3.91 米。這真的能應對在全球暖化下,海平面逐年升高的趨勢嗎?特別是一旦C、D、E區填海完成之後,洶湧而來的潮水是否因水道的變窄而更加猛烈,如此設定的潮位能抵抗得了嗎?不禁為此打上問號。

從這次防災減災十年規劃中,我們看見規劃中防禦水患的12招行動方案,到滿足自救從水電供給著手的全面措施提升,再到通訊交通輔助的升級,特別是文中提及為加強城市安全運行的通暢而提升監控能力這一點,對於未來要打造智慧城市的澳門而言,這一招確實是非常有遠見。

正如按照防災減災十年規劃的設想,2023年,澳門要進一步優化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體系,綜合應急能力顯著提高,有效減少重特大突發事件及其造成的生命財産損失。到2028年,主要防災減災工程和項目基本建成,安全韌性城市願景基本實現,公眾生命財産安全得到更加充分的保障。澳門市民在看到這份防災減災十年規劃的雄偉藍圖時,想必晚上睡覺都會覺得安心十倍。正所謂“十年規劃正當時,治水安邦定有期。千秋萬代安居事,樂業還待把水治。”

--沐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