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活應對經濟下行帶來的衝擊

2019-10-12

【正視聽】受到香港社會動亂的關係,港澳兩地的經濟規模慢慢呈現出不良勢頭,根據香港工聯會對暴力衝擊下就業生活影響問卷調查顯示,有近41%受訪者任職的公司生意額出現下跌,當中11%更大幅下跌超過30%。此外,有12.5%受訪者任職的公司出現裁員、減薪或放無薪假期的情況;44%受訪者擔心未來開工不足,收入下降,甚至被裁員。而在本澳,受旅客團客減少的原因,導遊、旅遊車司機開工不足,部分從業員一個月開工只有三數天,個別更沒有工開,不少從業員生活成問題,甚至往返港澳兩地的船運也減少近一半的航班。

現實的社會矛盾對經濟民生產生的影響,慢慢已經開始影響到各行各業的營生,而對於現在還看不到盡頭的香港暴力衝擊何時了,仍然還是一個未知數。港澳兩地不少與旅遊業有關的行當,也約訪相關地區的政府部門,希望能夠推出短期的紓困措施,以解業界燃眉之急。在香港,受暴力示威影響的行業正在擴大,除了旅遊、酒店、零售業的市道持續被示威活動衝擊外,目前其影響面已波及交通物流和個人服務業;就連賴以自豪的金融業,其就業人員特別是保險業從業人員,由於受到社會氣氛、資金外流和債務成本上升影響,金融業出現裁員的情況有可能會提前到來。

但事物的發展我們應該分兩部分看,所謂:“「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危機和商機都是相輔相成的,只要把握好市場的脈搏,清晰辨認出未來的大勢所趨,壞事也有可能轉化為好事。粵港澳大灣區的大勢就是其中之一,精明的商家早就看好這是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潛力還沒有被挖掘出來,如果趁虛時進入那麼成功的機率就會相對的大。就在昨日,氹仔虎門海上客運航線開通了,由於受香港暴力示威的衝擊,氹仔客運碼頭往來香港客運量下跌逾 5成,這對於營運公司而言,減少五成的客運量是何等的『亞歷山大』,但船運公司並沒有自怨自艾,而是針對時勢發展看到不少經海上航線來澳的客源,成功自救逆勢吸金。

日前,本澳的旅遊從業員約訪政府,冀政府推紓困措施,以解業界燃眉之急,並期望透過推出旅遊政策和培訓措施,以改善業態環境、協助業界轉型及謀求新的發展空間。但我們必須要明白一個道理,政府不是“保姆”,不可能一應俱全地照顧到各行各業的“起居飲食”,企業要生存人員要開飯必須是需要自己把舵自己轉變角色自救。正如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所言:“明白業界現在面對的處境,一直有同相關部門關注本澳旅遊業的生態變化,近期旅遊局與內地市場溝通,尋求合作,爭取更多旅遊產品以改善本澳的業態環境。但經濟和行業生態不是政府可以控制,政府願意研究為業界提供短期的應急措施,以紓緩從業員面對的生計問題,長遠而言,業界需要考慮轉型,或謀求灣區的發展空間。”

沐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