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精神康復服務未婚者佔多

2019-09-24

蔡兆源向傳媒介紹復康事務委員會全體會議內容

【本報訊】社工局委託理工學院進行的「社區精神康復服務研究」已經完成,研究人員昨早向復康事務委員會介紹結果。社工局社會互助廳廳長蔡兆源指出,在殘疾評估登記中,約有二千多人患上精神疾病。

復康事務委員會昨早在旅遊塔閉門進行全體會議,由委員會主席、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主持。

會議後,社會工作局社會互助廳廳長蔡兆源向傳媒介紹「社區精神康復服務研究」,該調查研究的對象是受政府資助的社區精神康復機構的服務使用者、家屬、前線同工等。他表示,政府將與民間機構跟進研究團隊提出的建議。

研究結果顯示,接受精神康復服務的使用者以女性較多、未婚人士為數最多;四十至五十九歳中壯年佔最大的比例;中學或以下為絕大多數;八成以上沒有工作,沒有固定入息;約七分之一的受訪者居於宿舍,其餘在社區居住;接受機構服務的年數以三年或以下最多。

六成以上照顧者為康復者父母

六成以上的照顧者是精神康復者的父母,年齡六十歲或以上超過六成;約有三分之二受訪家屬的學歷只有初中或以下;超過七成受訪家屬沒有一份有收入的工作;經濟困難最主要是住屋開支;經濟困難外,還有「處理其 (精神康復者) 情緒性行為」、「處理其突發的情況」等。

建議政府設立「朋輩支援員」

研究團隊向政府提出很多項建議,其中:考慮增撥人力及資源,將日間中心服務時間拓展至晚間和周末;考慮設立「朋輩支援員」一職,培訓具復元經驗的照顧者成為大使 / 支援員,轉化照顧者成為支援者的角色,同時亦提供朋輩支援的義務服務。

昨早,政府也向復康事務委員會介紹「康復服務十年規劃」二零一九年上半年的工作進度及成果,亦進行無障礙事務工作小組改選。「康復服務十年規劃」共有一百二十五項措施,截止今年八月,已開展了一百一十八項,當中,完成六十二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