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賬為韓日貿易摩擦『添堵』輿論憂恐長期化

2019-09-14

【中新社首爾9月13日電】(中新社記者 曾鼐)持續2個多月的韓日貿易摩擦仍難解。輿論擔憂,受歷史積怨等影響,經貿摩擦恐長期化。

今年7月,日本宣佈對出口韓國的三種半導體原材料加強管控,于8月將韓國移出可享受貿易便利的『白色清單』。隨後,韓國『反擊』稱,也將把日本移出『白色清單』。近日,韓國政府就日本對韓出口管制正式向世貿組織申訴。

韓日雙邊外交陷入僵持。日本首相、政要等多次表態稱『對韓國不信任』。8月底,韓國宣佈不再續簽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該協定讓雙方共享敏感軍事情報。對此,日方表示『極其遺憾』,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也稱『很失望』。

經貿摩擦讓強烈的民族情緒『一觸即發』:大批韓國民眾號召抵制日貨,甚至有人在日本駐韓大使館前引燃車輛表抗議。9月11日,韓國致函國際奧委會,要求禁止日本軍旗『旭日旗』出現在東京奧運會;韓國爆發焚燒『旭日旗』等集會。

多年來,韓日因歷史恩怨爭論不休,這正是貿易摩擦的導火索。

自文在寅政府上台後,在歷史問題上對日強硬,雙方關係自去年來不斷降溫。

第一個波折起因勞工案。日本于1910年至1945年在朝鮮半島施行殖民統治時,曾強擄當地民眾赴日當勞工。自上世紀90年代末起,韓國部分勞工及家屬開始對日企提出訴訟。去年10月,韓國大法院判處日本公司賠償4名韓國勞工;11月,又裁決兩起涉及三菱重工案件,支持韓國勞工索賠權。

對此,時任日本外相河野太郎稱:『無法容忍』,韓日圍繞《韓日請求權協定》展開激辯。1965年韓日建交後簽署該協定,日本向韓國提供數億美元經濟援助,稱『兩國和國民間不可主張請求權』。日方認為,基於該協定,勞工問題等民間索賠已解決。但韓方稱,雙邊協定未終止公民索賠權。

雖然日方否認『報復』說辭,但韓國政府認為,日本對韓出口管制是對『強徵勞工索賠案』判決後實施的經濟報復。

『慰安婦』問題也令雙邊關係雪上加霜。

2015年,朴槿惠任韓國總統期間,韓日曾簽署《韓日慰安婦協議》,稱達成『最終、不可逆轉的一致』,日本向韓方主導的『和解與治癒基金會』出資10億日元,但日方稱這並非『賠償金』。該協議在韓國備受爭議。

早在韓國總統文在寅競選期間,便批判《韓日慰安婦協議》。2017年韓方啟動調查,稱『該協議未充分聽取受害者意見、存在未公開內容』。去年底,在韓日圍繞勞工問題僵持之際,韓國宣佈解散『和解與治癒基金會』,再次引發日本強烈不滿。

面對時下低迷的韓日關係,輿論普遍認為,雙方積怨已久,迫于民意壓力,韓日政府均很難放低姿態。如《韓民族日報》援引經濟界人士所言,韓日貿易矛盾將長期持續,隨著安全問題被牽涉進來,所有經濟領域都面臨巨大風險。

但也並非毫無轉圜餘地。9月11日,日本內閣改組,被視為對韓『強硬派』代表河野太郎從外相改任防衛相。他稱,曾努力改善日韓關係、非常遺憾,並表示對韓國外長康京和積極評價。分析稱,日本外交政策或有調整。文在寅日前出訪東盟三國前也稱,祗要日本走進對話之門,願意攜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