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電近三年提醒二百五十大廈做供電維護

2019-09-06

北區社諮會舉行會議。

【本報訊】北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引述澳門電力公司表示,現時每年有約四千宗加大電錶功率的申請,當中有部份經檢查後發現電錶等設備老舊等問題,須先行維修解決潛在危險,這在近三年有約二百五十宗,電力公司都會去函相關大廈提醒履行業主責任。

近年尤北區接連發生多宗大廈供電設備故障事故,北區社諮會昨邀能源業發展辦公室及電力公司代表,探討交流完善樓宇公共電力裝置的管理及維護工作。

副召集人梁彥邦、委員高岸峰及許治煒會後引述澳電稱,公司是負責公共電網維護,而大廈公共部份的供電設施是由業主負責維護,現時一些事故後公司為大廈搭建臨時供電設施是免費協助,純屬社會責任行為。

澳電介紹,每年有約四千宗提出加大電錶申請,澳電都會派員實地檢查其狀況,發現有部份出現供電設施老舊、電錶房漏水等問題及潛在危險,而不具條件加大,但會發通知提醒大廈業主去維修,近三年這類個案約二百五十宗。

至於這些個案最終有否維修去改善,澳電沒有跟進,但提及四月金海山花園第十四座電錶房起火導致大廈停電的事故,公司一七年曾就此發通告,唯最終並沒維修改善,或源於該廈沒維修基金難以啟動。

委員會認為,大廈維修保養有兩難處,一是小業主對此意識不高,也不太清楚具體那一部份澳電負責、那一部份是業主負責,而且如北區有許多三無大廈,也令維修工程難以開展。

委員會提出多項建議,包括希望政府推動大廈成立業主會,增加宣傳大廈供電設施的維修保養之必要性,並鼓勵大廈成立維修基金,也宣傳合資格電工名單以便業主,以及日常有應急準備等。

他們也提議,未來是否可透過修法或修訂專營合同時,明確政府、電力公司對相關事故或潛在危險的介入處理機制,清晰權責,避免現時較模糊的情況。

另澳電還介紹電動車充電柱的情況,現新廈基本已要求預留充電設備,並強調目前本澳充電柱與電動車的比例約為二點二,較國際的十點幾比例高,完全可滿足到電動車數量之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