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對話共築互信合作共贏

2019-09-05

【中新社北京9月4日電】(記者 趙建華)第二次中德高級別財金對話今年1月在北京舉行。中國財政部4日介紹,對話結束半年多來,雙方積極落實兩國領導人重要共識,圍繞各項對話成果,穩步推動落實工作,取得積極進展,為兩國雙邊和經濟關係發展做出了有益貢獻。

中德地域文化、社會制度、經濟基礎和發展道路各異,在一些問題上有不同觀點乃至分歧十分正常。事實證明,相互信任,交付耐心,假以時日,一些對話時的所謂『分歧』在成果後續落實過程中,在雙方努力推動雙向開放的進程中,自然而然地得到瞭解決。

中國財政部舉例說,例如,按照此前有關制度規定,僅有三家外資銀行擁有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B類主承銷商資格牌照。德方在對話時提出希望德資金融機構獲此牌照。對此,當時中方無法滿足這一訴求,德方也予以了理解。

隨著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在今年7月發佈的有關政策中,已允許符合資格的外資機構獲得比B類業務範圍更廣的A類主承銷商牌照,德方對話時提出的相關訴求面臨的制度障礙迎刃而解。

財政部表示,這一鮮活例證證明,對話聯合聲明是中德兩國求同存異的成果,是彼此磋商智慧的結晶,是雙方包容共贏理念的體現,為推動雙邊關係行穩致遠提供了良好示範。

當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蔓延,侵蝕各國互信協作,衝擊國際規則秩序。中德通過對話聯合發聲,就共同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規則,堅定支持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系,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促進全球經濟增長,對外釋放明確的積極信號。雙方根據達成的共識精神,進一步加強了在國際經濟事務中的協調。

國際金融危機後,尋找新增長點,開啟新的經濟增長周期,成為國際社會面臨的共同任務。聚焦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中國提出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得到了德政商界的普遍關注和積極參與。中德在對話期間就支持『一帶一路』倡議與歐亞互聯互通戰略以及歐洲基礎設施規劃對接達成共識。

目前,德金融機構在華投資准入政策持續放寬,中德雙邊投資貿易增長勢頭良好,德資企業在華興業展業,發展蒸蒸日上。中國經濟也在包括德企在內的外國企業的積極深入參與中增強了韌性與活力。

今年上半年,中德貿易額達906.4億美元,同比增長3.2%。德對華投資同比增長70.7%;中國對德投資同比增長11.1%。德國寶馬公司佔華晨寶馬集團股份已達75%,成為首家在華合資企業中擁有多數股權的外國汽車製造商;德國巴斯夫集團在廣東100%全資控股投建並獨立運營的巴斯夫一體化基地正在加速推進;德國安聯(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落地後將成為中國首家新設立的外資保險控股公司。

德企在中國新一輪開放舉措中率先受益,用事實證明了中德在雙邊財金務實合作中走到了前列,中方在對話中所做的承諾不是停留在口頭上,而是落實在行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