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未來推校園清潔回收

五百餘學生及青年參與思考資源回收

2019-07-18

體驗回收工作帶動環保思考

【特訊】由綠色未來主辦、教育暨青年局(關懷青少年成長資助計劃2019)資助的「回收友心人」系列活動於日前圓滿落幕。主辦單位於本年一月份至七月期間,合共舉辦了八場活動,分別吸引了培正中學,聖若瑟教區中學第六校、中葡職業技術學校、澳門利民會等近五百名學生及青年參與。有參加者表示,體驗完末端處理後,認為應該在源頭減少廢物,例如自己帶水樽入水、不要買太多手搖飲品、平時自己帶飯盒等,又省錢又省資源;另有參加者稱,剛剛只執拾了一袋就感到疲累、辛苦,而且看到回收垃圾裡滿是蚊蟲又飛又爬的,其實老人家以拾荒為主、自力更生的行為十分值得敬頌。

系列活動加強回收分類認識

「回收友心人」系列活動旨在為加強參加者對「清潔回收」及回收分類的認識,提高回收工作的透明度,增強參加者對資源回收系統的信心。同時,令參加者明暸本澳的處理垃圾及回收工作的現況,引導其反思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減少不必要的垃圾產生,推動其個人生活實踐源頭減廢行為。系列活動分為專題講座、「清潔回收大行動」工作坊及「資源回收導賞與體驗」等三大內容,每一個部分均環環相扣。而「專題講座」則透過賞析紀錄片《塑料王國》了解回收品出口澳門後的去向,讓參加者了解回收業在製造生產力的同時,亦對資源回收工作者的身體及生活帶來負面影響,而且引發當地連串的環境污染問題。有學生在觀看紀錄片後表示,對回收背後的污染問題感到驚訝,日後在資源回收的同時,會先行反思如何提高資源的重用。有老師反映希望將來能參與更多環保相關議題的工作坊及講座。

體驗回收工作帶動環保思考

「資源回收導賞與體驗」活動則由帶領學生及青年參訪本地資源回收廠,體驗回收工人及拾荒者的日常工作,帶出「前端思考-垃圾管理」勝過「末端思考-垃圾處理」的理念。參加者陳同學在活動後反映,體驗回收工作領悟到清潔回收是每位市民共同的責任;現在在生活中以及在家裡,都會做好分類和清潔,身體力行感染家人;而體驗拾荒者的工作後更覺得他們的工作量很大,真實地接觸過拾荒者後對其刻板負面形象改觀,活動後有延續清潔回收的使命,特別儲起飲料鋁罐後主動送給拾荒者。而參加者劉小姐則表示,進行分類工作時,發覺很多膠樽和金屬罐都很髒,如果市民可以在回收前自行清潔乾淨,相信既可節省回收廠的處理工夫、又可減少其中因污染而造成不可回收的浪費。體驗完末端處理後,認為應該在源頭減少廢物,例如自己帶水樽入水、不要買太多手搖飲品、平時自己帶飯盒等,又省錢又省資源。參加者陸小姐則認為,剛剛只執拾了一袋就感到疲累、辛苦,而且看到回收垃圾裡滿是蚊蟲又飛又爬的,不禁想起澳門的老人家一把年紀,人老了沒有人照顧或者家人已不在身邊,只好拾荒為生,其實他們自力更生的行為十分值得敬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