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2151號
2019年05月31日
星期五
警惕外圍經濟低迷對澳經濟衝擊
2019-05-31
【 正視聽 】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30日接受傳媒採訪時表示,相對於2018年在公共工程和私人投資方面基數較大的環境下,今年的GDP總量較去年出現負增長,又指出中美貿易摩擦對本澳GDP影響不顯著,但就有可能影響旅客在澳的消費力。司長的話不難看出本澳經濟體制以旅遊服務零售業為主,在產業出口、貿易往來方面所受中美貿易摩擦到的影響甚小,但總體而言貿易戰對整個外圍經濟衝擊不小,以至於對這些區域來澳旅遊消費慾望的影響亦甚大。
據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4月參團旅客按年增加20.2%至90.8萬人次。中國內地(72.4萬人次)、韓國(6.0萬人次)及台灣地區的團客(5.8萬人次)分別上升22.1%、21.9%及6.3%,香港團客(1.7萬人次)更錄得47.6%明顯升幅。但也不容忽視來澳人數雖然上升不少,但在澳消費卻沒有明顯增長,個中問題當然視乎旅遊人士『銀包』是否充足有關;得益於港珠澳大橋的開通,香港旅客來澳旅遊已經成常態,但大橋『互通』對於兩地經貿往來沒有太多數據可以參考,兩地商業是否可以通過這些數據來著重打造商業氛圍,有待兩地政府、財團多加洽商尋求更好的合作。
就本澳居民的消費來看,家庭在採購大件如汽車、樓房等方面都有所減少。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今年第1季零售業銷售額按年減少1.9%至203.8億元(澳門元,下同),主要零售行業中,通訊設備(-19.9%)、汽車(-16.7%)和成人服裝(-12.9%)在第1季的銷售額按年跌幅較為明顯;另一方面,百貨商品和超級市場貨品錄得相同升幅(+8.6%)。而在今年3月飲食業及零售業景氣調查數據顯示,3月份飲食業的業務表現持續疲弱。居民不消費導致的後果很嚴重,社區經濟不能帶動起來,最後直接影響微企難以為繼成為空心社區,家庭都以打工為主沒有私人實體,仰仗一支獨大的博彩業,一旦外圍經濟放緩,就沒有源頭放水難以自救。
總體而言,來澳旅客的多少直接影響到本澳基礎經濟的增長與否,如今正值港珠澳大灣區合作融合之始,三地居民甚至國內各省份居民來澳旅遊消費,就是對特區經濟增長最穩定的保障。但也不可否認,是次中美貿易戰燃燒到何時終止仍是一個未知數,美國對中國築起的圍牆已經令中國經濟陷入一定的壓力,短時間內或許看不到有太大影響,但如因知識產權、技術轉移等未明朗因素而令中國製造業慢慢萎縮,其後的影響是相當大的。而這種萎縮不單在中國,甚至亞洲其他國家、地區也會陷入產業鏈重新調整的動盪時期,從而也會直接影響這些區域公民來澳旅遊消費的能力。
『旺丁不旺財』雖然對經濟數據增長不大,但只要有『丁』就會帶動『財』的流動,特區政府如果在這個節骨眼上開徵旅客稅,那在一定程度上打擊流動性資源在澳門的流通。就如臨海釣魚一樣,沒有流水有再多再大的魚都不會覓食,但一旦有潮流動整個海都充滿活力。這一點從本澳的零售業可以出來,人流的多少直接影響生意額增長與否。根據統計暨普查局零售業資料顯示,有35%受訪商戶反映3月營業額按年上升,比例較前一個月增加17個百分點,當中超級市場的有關比例更大幅增加45個百分點至67%,顯而易見這與旅客來澳人數成正比。或許,一些有大企業背景的政客不時拋出要調整來澳旅客的客源『質量』,走『高端高質』旅遊休閒路線,但他們卻沒有看到一般中小企、微企得以生存發展,靠的就是人流客流,靠的就是社區經濟的帶動。
——沐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