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鴻細倡從點線面保育青洲山

2019-05-25

【特訊】城規會今日(24/5)討論廿一份規劃條件圖草案,當中包括青洲山腳鄰近青洲河邊馬路一幅六千七百多平方米私有土地較具爭議性。群力智庫副理事長梁鴻細關注相關規劃對青洲山附近環境及當中歷史建築、生態等造成的影響,同時希望政府檢視過往的《青洲都市化整治計劃》,保留當中合適、合理的部分,配合該區現時及未來的發展狀況,重新規劃,落實居民的安居願景。

位於青洲山以西、鄰近青洲河邊馬路的一幅六千七百多平方米私有土地靠近青洲山腳,範圍包括一直存在爭議的一座軍事碉堡,樓宇最大許可高度為五十米。梁鴻細指出,青洲山存有澳葡時代的軍事碉堡及宗教建築修道院,早已根據《文化遺產保護法》,被訂為具保護價值的「場所」,且當中亦存在着數十棵古樹及新昆蟲物種,具有歷史及自然生態價值的雙重意義,是全澳居民的寶貴歷史財產,但過往卻多次被發現有居民在非法開墾山體,因此質疑當局忽視對青洲山的保育工作。

加之,梁鴻細認為,其與青洲山非常接近,草案中的規劃條件當中的樓宇最大許可高度為五十米,與青洲山五十四點五米的高度相若,擔憂有關規劃會完全阻擋了青洲山,影響青洲山與山上修道院的整體視廊,亦會對青洲山甚至其他保護區、生態等造成不可逆轉、不可挽回的破壞。他強調,雖然該幅土地屬私人業權,但由於涉及珍貴的歷史資源,理應作特別處理和看待。誠然,文物建築是歷史和文化的縮影,是社區發展過程的忠實記錄,更是社會重要而不可被取代的資源,城市規劃必須從「點」、「線」、「面」的角度來看,才能更好地進行保護和保育。希望當局能正視問題,對相關規劃的設計進行更多規限或加入附加條件,以便更好地保護青洲山這一珍貴的歷史資源。

另一方面,梁鴻細續指,這數幅規劃條件圖的地段雖屬《青洲都市化整治計劃》的內容,但是現時青洲整體環境已有很大程度上的改變。這些年來,不但多個大型屋苑、公屋等相繼在該區落成,導致人口急速上升;而且未來的青茂口岸亦將座落於此。他認為,該計劃已不適用於現時的社會情況,期望當局重新對計劃進行檢視和評估,保留當中合適、合理的部分,例如取締廢車場、搬遷危險品中途倉等項目,落實相應的時間表,同時配合該區現時及未來的發展狀況,重新規劃,落實居民生活質素的根本保障。

梁鴻細補充,區域建設並非一朝一夕之事,更重要的是必須明確青洲區的區域定位及獨特功能,制訂合適的發展路徑和規劃,以平衡社區發展及保護山體河道、本地歷史建築等環保及文物保護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