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 12130號
2019年05月07日
星期二
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青年小組
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一些看法
2019-05-07
前言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於2019年2月18日正式出台,距今已有兩月有多。這是中央政府專門指導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發展的國家級規劃文件。《規劃綱要》將能為澳門各界帶來哪些寶貴機會,社會各界均從不同角度去解讀,在此,我們也希望表達一些想法。
規劃促進經濟又兼顧民生
《規劃綱要》全文共十一章四十一節,合計二萬六千餘字,是具時效性的綱領性文件,近至2022年,遠則展望到2035年。規劃佈局全面且科學、內容實際,既面向經濟發展措施,亦兼顧民生工程,涵蓋基本原則,戰略定位、發展目標及空間佈局等不同方面。而當中幾項重點工作方向包括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緊密合作共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共建粵港澳合作發展平台等。規劃中特別提及大灣區發展所面臨的挑戰,反映中央政府正視既有發展問題,並嘗試藉著全面深化改革和創新合作發展打破現存發展的阻礙和侷限。我們認為,一個具時效的規劃符合當前實際情況,既能明確今後一個時期的發展方向,亦能推動各方加快有序落實各項建設工作。而在《規劃綱要》出台前後,各有關部門也頒佈了一系列相關措施,如﹕《規劃綱要》前,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俗稱「居住證」)等政策已在實施;《規劃綱要》公佈後的3月1日,大灣區建設小組於第二次全體昃議後公佈八項重大政策措施等。可見,部份規劃內容正在逐步走向具體研究及落實,於規劃前後所出的具體措施也是較具可操作性。
規劃豐富了「一國兩制」的內涵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國家於新時代推進新一輪改革開放進程的重大戰略部署,昭示著作為中心城市的港澳地區,在國家經濟發展和新一輪高水平雙向開放中的地位和歐用,獲得前所未有的提升。《規劃綱要》讓廣東迎來了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戰略機遇,也向香港、澳門兩個特區於回歸後探索發展中路向、開拓發展新空間、增添發展新動力提出了要求,這有利於豐富「一國兩制」的內涵,進一步密切內地與港澳交流合作,為港澳經濟社會及72,以及港澳同胞前往內地發展提供更多機會,有利保持港澳地區長期繁榮穩定。對本澳不同群體而言,也為自身發展提供了更多的選項。例如﹕大灣區內設有不少知名高等教育院校,而隨著國家教育部擴大保送生名額政策於2017年推出,預期將有更多學生選擇內地升學。當然,綜合澳門現況來說,要大部分市民進駐大灣區就學、就業、創業及生活,或許需要一個漸進過程及適應時期,當中涉及家庭因素影響等。但隨著現在各種便利政策出台,估計將來澳門居民選擇在大灣區生活的意願會逐步提升。
充分發揮優勢促進互利共贏
融入國家發展,尤其是融入大灣區建設,對澳門來說具有十分重要和深厚意義。《規劃綱要》中對澳門的定位清晰明確,明確了澳門「一個中心、一個平台」的發展定位與「一個基地」的時代使命,即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以及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我們認為,澳門作為大灣區四個中心城市之一,必須發揮應有的角色和功能定位,其中重要一環,相信是積極推動企業合作和人才流動。透過必須發揮應有的角色和功能定位,其中重要一環,相信是積極推動企業合作和人才流動。透過必須發揮應有的角色和功能定位,其中重要一環,相信是積極推動企業合作和人才流動。透過高端人才交流助力澳門發展旅遊休閒、會展商貿、特色金融、文化創意、海洋經濟、「互聯網+」等新興產業。其中,澳門獨特的優勢及堅實的基礎莫過於是綜合旅遊業及旅遊人才培訓、與葡語國家有著緊密且廣泛的聯繫、以及保存著深厚的中華文化底蘊與多元文化共存氛圍等。與葡語國家有著緊密且廣泛的聯繫、以及保存著深厚的中華文化底蘊與多元文化共存氛圍等。此外,在特區政府2019年度施政報告中,大部分工作積極推動《規劃綱要》。故此,我們相信只要澳門居民能力努力做好本分,積極加強與灣區中各兄弟城市深度合作,共同謀劃長遠發展,便可在大灣區建設中更好地擔當應有角色,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促進互利共贏局面。
結語
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為推動澳門發展、深化粵澳合作帶來了重大發展的機遇,澳門應以「國家所需、澳門所長」為原則,更好地發揮澳門產業及定位的優勢。通過加剆大灣區內基礎建設互聯互通,用好用足中央政府給予澳門居民在內地就業、創業和生活的便利措施、做好政策對接和宣傳推介等工作,努力推動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暢通和便捷,並且積極對接國家戰略、切實發揮澳門的國際化優勢,作為提高國際知名度與競爭力的重要平台。因此,我們應把握好國家給予澳門重大的機遇,乘勢而上,積極有為,參與大灣區的建設發展。這不但是國家所希望的,也是澳門居民應育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