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2118號
2019年04月22日
星期一
澳科大舉辦中國經濟建設七十年
暨澳門回歸廿年經濟發展學術座談會
2019-04-22
【特訊】由澳門基金會贊助,澳門科技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所與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共同主辦的“中國經濟建設70年暨澳門回歸20年經濟發展學術座談會”於4月18日下午在澳科大A座501室舉行。座談會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中國現代經濟史研究室趙學軍主任、隋福民副主任、曲韻副研究員、肜新春副研究員、于文浩副研究員,澳門政治經濟研究協會唐繼宗理事長,以及澳科大副校長兼商學院院長林志軍教授、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劉成昆所長、商學院宋宇副教授、伍向豪副教授、趙世勇副教授、馬如飛副教授等出席座談會。
新形勢將中國再一次推向新的歷史起點
林志軍副校長在致辭時指出,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亦是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70年風雲際會,中國從1949年時的積貧積弱的國家,一躍成為當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歷史性跨越舉世矚目。當前,國際形勢和中國自身發展將中國再一次推向新的歷史起點。澳門回歸20年來,與祖國共奮進,經濟蓬勃發展,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成為中國與國際社會交流的重要窗口。而隨著去年港珠澳大橋的建成通車,今年《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的出台,澳門在國家發展的新階段也將迎來新機遇。站在新的歷史坐標,回溯既往,探討中國70年經濟建設和澳門20年經濟發展的成功經驗,共同展望未來經濟社會發展願景。
座談中,社科院趙學軍主任回顧了中國在建立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過程中的制度創新,以混合所有制為代表的公有制實現形式,將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扮演重要角色,中國公有制經濟未來發展,應尋求在全社會經濟結構中佔有適度比重。
隋福民副主任基於國家經濟發展的邏輯框架總結了中國農業農村70年的歷史,他認為,以互聯網為特徵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將讓中國農業農村走出一條符合中國歷史和國情、不同於歐美和東亞的新型中國農業農村現代化道路。
肜新春副研究員分析了200餘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交通商路的變遷既是空間的位移,更是對經濟區位的再造,挖掘其中蘊含的脈絡和演進規律,有助於更好地利用古代陸海絲綢之路的商業邏輯,發揮和壯大一帶一路的作用和影響。
于文浩副研究員從經濟制度轉型與科技體制改革相結合的視角,描繪了中國國家創新體系從“成套技術引進與模仿”到“市場換技術與模仿創新”,再從“集成創新和二次創新”到“集成創新、二次創新、協同創新和原始創新並舉”的自主創新型發展軌跡。
曲韻副研究員回顧了中國已經走過的對外開放道路表現出以投資創造貿易的顯著特徵,2012年後中國經濟已經從經濟高速發展、做大經濟總量的階段,進入了以調整經濟結構、穩定經濟增長為主的經濟新常態時期。
大灣區助力澳門經濟結構升級和適度多元發展
對於澳門回歸20年的經濟發展,唐繼宗理事長分析了推動特區經濟增長的三大引擎(即服務出口、本地消費支出和投資)的變動趨勢以及澳門產業結構的變化過程。
澳科大商學院宋宇副教授分析了澳門特區政府公共財政現狀與趨勢,並指出在粵港澳大灣區合作進一步緊密的背景下,特區政府需要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促進區域內經濟協同發展,助力澳門經濟結構升級和適度多元發展;馬如飛副教授總結了澳門金融業的演變進程,指出通過發展特色金融推動澳門經濟多元發展;伍向豪副教授分析了非博彩產業發展及需相應的產業政策支持,以推動經濟多元;趙世勇副教授分析了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與融入粵港澳大灣區之間的關係,認為應進一步促進要素在灣區內的自由流動。
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劉成昆所長回顧和總結了澳門在區域合作中逐步深入的過程,充分發揮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賦予澳門的中心城市的核心引擎作用,以區域合作實現經濟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