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悲劇何時了?

婦聯倡提升求助意識加大倫理道德宣傳

2019-04-06

袁小菱

【特訊】本澳近日多起社會暴力家庭悲劇,如兒子木椅毆打母親、六旬兒子掌摑高齡母親、男學生強姦同級女同學、躁夫家暴妻子等令社會嘩然的事件。婦聯副理事長袁小菱認為,近來多發的家庭問題相信不是短期內出現,期望社會大眾提升求助意識,防止有更多的家庭悲劇發生。

袁小菱指出,我國傳統重視「孝道」,兩宗兒子毆打家母的事件,不但反映出大逆不道,更顯示現時不少傳統思想如「家醜不出外傳」、「為保名聲」以及夫妻間「床頭打架床尾和」的觀念,仍然牽絆著被虐者。被虐者大多求助意識仍然不高,最後導致流血事件收場方揭發事件。她提到,根據「家庭暴力個案中央登記系統」統計,2017年全年共有96宗家庭暴力個案,反映《家暴法》確實起到打擊及預防家暴的作用。

袁小菱認為,提高社會大眾的求助意識極為重要。不但可以為被虐者提供即時援助,被虐者的其他家庭成員主動求助意識亦有待提高。然而,以上述三宗事件為例,都是基於不想破壞家庭關係,或擔心影響子女前途,寧願選擇啞忍,直接助長施虐者。她表示,要有效揭發家暴個案,需要提高被虐者主動求助的意識,包括身邊的家人、鄰居等。同時,亦要強化社區網絡,尤其是開展更為積極有效的家庭倫理道德教育與宣傳。她提到,現時特區政府所提供的家庭資訊相對零碎和分散,且大多針對長者、家長及學生教育、社區家庭服務為主,家庭衛生及職場就業等資訊相對較少,建議有關部門參考現時社工局的「長者服務資訊網」,方便在同一平台接收最新相關信息。

另一方面,她認為「家事調解機制」亦有助預防家庭問題,婦聯2015年已為前線社工開辦「家事調解員」等課程,並已組成相關工作小組,為居民提供調解服務。她提到,相關服務亦有不少居民使用和查詢,反映社會對調解服務都有一定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