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20615號
2012年06月15日
星期五
宿霧 菲國皇后城
2012-06-15
筆者形容菲律賓的文化是「混血兒」。文化之根,甚受西班牙影響,至今,菲人的口語中,經常夾雜不少西班牙語詞彙。西班牙文化最早傳進菲國之地—宿霧市,最易感受西班牙味道。 宿霧市座落菲律賓千島之國的中部,亦是菲國中部大島蘇布島的首府,也是菲國的第二大城市,外號叫「菲國皇后」。由於地理位置恰好在全國之中央,南來北往,東西交通,很自然成為菲國海、陸、空交通之樞紐,雖然人口只得八十萬,該市的華人亦僅得八萬,這個八萬,說來也湊巧,與在澳門的菲律賓僑民數目差不多。 雖然華人人口只佔宿霧市總人口的十分之一,並以福建人為主,華人向來長袖善舞,克勤克儉,中等城市的宿霧,卻能建成全亞洲最大的椰子煉油廠,活性碳廠和各種蔬果食品大工廠,因宿霧一帶是菲國的大果園產地,椰林如海,被譽為「黃金之果」的芒果,「黃金遍地」,其他蔬菜、瓜果,多不勝數,不單使宿霧成為菲國農、副產品的集散中心,供銷全國,世界聞名的呂宋芒,更行銷全世界,果王榴槤,更不在話下,令全球老饕,更趨之「宿霧」!
麥哲倫在宿霧登陸 在世界航運史、宗教傳播史及文化傳揚方面,宿霧不僅是菲國第一城,更是世界文化交往的歷史名城,世界著名航海家、葡國人麥哲倫,率領西班牙船隊,首次環球航行一圈後,於一五二一年抵達菲律賓,在宿霧市登陸,更首次在東方豎起木製十字架,宣布菲律賓為西班牙領土,並把天主教傳進菲國,這個十字架,至今仍豎立在宿霧市的市中心成為歷史聖跡,天主教教宗更認為宿霧是天主教東傳之搖籃。從此,西班牙在菲律賓統治了三百三十三年,菲律賓的國名,便是由西班人訂立的,以紀念當年的西班牙國皇菲利浦(PHILIPPE)。
亞洲最大天主教國家 筆者遊宿霧,剛好碰上該市的重要節日:「聖嬰節」,西班牙語簡稱為「SANTO NINO」這是紀念耶穌降生,聖嬰成長的節日,聖嬰亦是宿霧市的主保(注:即該城市的保祐之神),當地全市放假一天,全市除數十萬市民外,全菲各地數百萬天主教徒,從四面八方湧往宿霧市,紛在教堂、麥哲倫十字架一帶舉行莊嚴而隆重彌撒,更沿襲南歐、葡國及西班牙一帶國家傳統風俗,抬著聖嬰聖像,在市內巡行。即澳門俗稱的「出聖像」,寓意聖嬰護祐全市,全市萬人空巷,十分壯觀,充份體現天主教在菲國廣泛傳播,教化之深,非一日之功。天主教徒佔菲國人口百分之八十,菲國更是亞洲第一個,亦是最大的天主教國家。(另一個為前葡屬東帝汶)。 三百多年的西班牙文化熏陶及民族交往,使菲律賓人不少擁有西班牙人血統,菲國人如今的日常用語中,更常夾雜不少西班牙語詞彙。經常在一句說話中,除土語的當加盧語外,亦夾有英語及西班牙語,成為語言「三及弟」。 菲人在購物時,討價還價,雖然常說土語及英語,但當講到數目字的「五」字時,經常用西班牙語的CINCO,而不用英語的FIVE字。晚間,筆者跟隨菲國人在市中心作燭光巡遊,慶祝聖嬰節,向菲人小販購買瑩光棒,小販最初以英語叫價一百披索(約澳門幣十六元)。此時,另一個菲律賓人問價,小販即以西班牙語開價四十,幸好筆者也懂西班牙語,即以西語還價,小販無奈,最後以四十披索成交(僅約澳門幣六元多)。 西班牙人統治菲律賓,與葡國人統治澳門的手法相似,早期以商貿、傳教及推廣文化手段為主。中、後期則實行暴力等軍事殖民統治,因此,也激起菲國人起來反抗。
麥哲倫命喪馬坦島 就在麥哲倫踏足宿霧後不久,想擴大佔領地,攻打宿霧附近的馬坦島,受到該島島民激烈反抗,發生激戰,該島英雄,青年漁民拉布拉布,率領島民反擊登島的西班牙軍隊,在肉搏戰中,拉布拉布將船堅槍猛的麥哲倫當場殺死,創下菲國人反抗西班牙侵略者的第一場勝利,拉布拉布從此成為菲律賓民族英雄,菲國人更將珍貴的石斑魚,改名為「拉布拉布」,以顯民族英雄地位之祟高! 石斑魚雖然矜貴,但以澳門人的消費角度,在菲律賓吃鮮活清蒸薑葱大石斑,卻並不很貴,筆者「柯打」一條游水大石斑,重約兩斤多,埋單找數,也不用一百元,申算僅約九十六澳門幣而矣,吃後興奮起來,也大聲高呼:「到宿霧,千萬要叫,拉布拉布!」 菲律賓系列之八 ‧楊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