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文消息
2012-06-08
民署舉辦「澳門飲食Guide」徵文活動
為了發掘和收集本地的美食資訊,並向市民和遊客推介,民政總署舉辦「澳門飲食Guide」徵文活動,向市民徵集食評,一經採納,作者將獲發稿酬,歡迎市民踴躍參加。
澳門作為一個匯聚東西方文化的旅遊城市,特色美食紛陳。民署正期望透過「澳門飲食Guide」徵文活動,讓更多的市民及遊客能分享到本澳的美食資訊。徵文活動以網上投稿形式進行,參加者須透過《城市指南》網頁提交食評及相片。投稿人可從活動預設一百多種食品中挑選,或自選食品撰寫食評。每名參加者投稿件數不限,惟參加者只能對每種食品所撰寫的食評投稿一次。
由即日起,市民可登入http://www.cityguide.gov.mo/FineFood/ 參閱活動章程及提交食評。稿件經評選後,獲採納食評的作者可獲稿酬澳門幣三百元正,稿件將於《城市指南》網頁及資訊亭上發佈,供市民及遊客瀏覽。查詢活動詳情亦可電郵至cityguide@iacm.gov.mo或於辦公時間內致電八八零九八零八零。
民署舉辦荷花栽種工作坊
為鼓勵市民綠化家居及社區,民政總署聯同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及澳門花卉業商會舉辦一系列的『快樂綠手指』園藝工作坊。其中『荷花栽種篇』將於六月九日(星期六)在街總祐漢社區中心舉辦,歡迎市民報名參加。
荷花又名蓮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盛夏將至,荷香遍全城,是欣賞荷花的好時節。民署每年六月均舉辦澳門荷花節,活動今年已踏入第十二屆,將於六月十六日至廿四日舉行,主題花為『白天鵝』。想欣賞荷花的迷人美態,除可於六月十六日開幕當日下午四時半到龍環葡韻尋覓其芳蹤外,全澳各公園亦有展示。
『快樂綠手指—─荷花栽種篇』旨在配合荷花節及延續綠化週精神,將綠化訊息滲入社區,六月九日下午三時至五時在街總祐漢社區中心(地址:澳門祐漢新街市綜合體四樓,電話:二八四八三二六一)舉行,介紹荷花的品種、栽培及養護方法,學習自行美化家居環境,亦可舒緩生活壓力。是次工作坊名額為三十名,報名費用為澳門幣二十元正,材料費用全免。
有興趣參加是項工作坊的市民,可於六月四日至六日,親往民署各服務站及各市民服務中心報名,先報先得,額滿即止。查詢報名情況可致電二八八八零零八七或瀏覽澳門自然網http://nature.iacm.gov.mo 。
澳大連辦兩座談會談大學生品德教育
澳門大學除了著重培養學生的專業才能,亦重視其品德涵養。為培養自省反思,關懷社會,體恤人情,具備社會責任感的大學生,澳大開設了相關課程及舉辦系列活動,前日(六日)更一連舉辦兩場座談會:「與高校學生座談會-大學生的品德與誠信」及「與中學校長座談會-學生的品德與社會責任」,分別以演講與高等院校學生及本澳中學校長討論及交流,冀能倡導及強化建立品德,樹立誠信及竭盡社會責任等相關理念的核心價值。
「德才兼備˙全人發展」學生發展系列活動「與高校學生座談會-大學生的品德與誠信」及「與中學校長座談會-學生的品德與社會責任」,分別邀請了澳大校長趙偉、副校長(學術)何順文、教育學院院長范息濤,廉政公署宣傳教育處處長王智豪及澳大校友會會員大會主席區秉光與高等院校學生及本澳中學校長討論論品德教育等相關議題。
澳大校長趙偉認為澳大除了著重培養學生的專業才能,也十分重視學生的品格和德行教育。有見及此,自今年初起即推行學生發展系列活動,當中包括制定及宣佈學生品德指引、舉辦『學生組織財務指引講解會』、『學生領袖與大學領導對談:公正、誠信與責任”、『澳門學生事務高級研修班』及『學生事務規劃工作坊』等,務求為社會培育出德才兼備的學生。
澳大副校長(學術)何順文亦於演講『道德與誠信:大學及學生的角色』時強調,澳大為了提升學生的誠信和品格,在教學上特別採取四位一體教育模式、通識教育、住宿式書院生活,在課程中加入道德元素,並透過學生組織管理、大學活動、道德領袖、教師的模範作用與輔導和校園環境及文化等內外因素,旨能在多元文化和富於啟迪的學術環境內培育具自省能力、關愛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的人才。
廉政公署宣傳教育處處長王智豪及澳大校友會會員大會主席區秉光則分別以『誠信品格,人所共求』及『或躍在淵-人生的粹練』為題,引用實例、易經、孟語、論語等,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與學生分享品德操守對人生的深遠影響。
澳大教育學院院長范息濤在『未來發展動向/考量』中提出傳統的教師培訓課程模式欠缺職業成熟度,心理層面、文化層面、社會及社交層面的成熟,建議注重專業課程內容及知識方面時間不充足、教學實習時間欠缺及專業成熟度等問題。
兩座談會吸引本澳一眾高校學生、中學校長踴躍參加,共同就品德教育等相關問題發表意見。
《粵澳聯網廿八年單車遊》
為慶祝粵澳電力聯網廿八周年及宣揚低碳環保理念,澳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澳電)與廣東電網珠海供電局將於六月三十日聯合舉辦《粵澳聯網廿八年單車遊》活動,澳電將邀請本澳嘉賓、媒體、澳電管理層及員工,前赴珠海境內開展單車遊活動。
是次活動得到本澳兩團體─民眾建澳聯盟及綠色未來的的支持及響應,屆時派出會員聯同澳電員工,將集合約一百五十名本澳市民,在澳電執行委員會、政府官員及本澳社區知名人士的率隊下於澳門內港客運碼頭集合,並乘坐珠澳渡輪前往灣仔出發參加單車遊,與珠海供電局的員工一同騎單車至拱北變電站參加慶祝儀式。
日前,活動籌備工作小組在珠海舉行會議商討活動細節,澳電執行委員會顧問阮毓明表示,是次活動標誌兩地電力企業的長期友好合作及深厚情誼,單車是非常環保及老少咸宜的休閒活動,希望透過舉辦此有益身心活動,讓珠澳兩地員工一同宣揚低碳環保理念。
此外,珠海供電局亦將於活動當天邀請本澳嘉賓參觀220kV拱北變電站及新落成的琴韻變電站。
一九八四年,廣東省開始向本澳a輸入電力,標誌著珠澳兩地電力企業合作的開始。當時廣東對澳門提供的電力為0.47億千瓦時,於二零一一年為三十一點六五億千瓦時,佔澳門總用電量近八成。
【摩卡】支持世界宣明會澳門分會
【摩卡】在四月及五月內舉辦一連串的相關活動,今年更是連續第五年舉辦「摩卡饑饉日」,讓員工體驗饑餓,同時發起員工簽名募款活動,日前更將其所得款項全數捐予澳門宣明會,借以資助長期挨餓的兒童。
為支持澳門宣明會年度之饑饉活動,【摩卡】在四月及五月內分別舉辦了「摩卡饑饉日」及一人一簽名的相關籌款活動,今日由【摩卡】社會關係及項目部經理盧詠琪小姐代表將澳門幣一萬元正之善款捐贈予澳門宣明會。【摩卡】於四月十二日舉辦了「摩卡饑饉日」,安排員工於活動當日於辦公室內進行饑饉活動,【摩卡】僅提供能量飲料,讓員工在不影響身體健康的前提下減少或停止進食,身體力行的體驗東非地區孩子們飽受饑荒折磨之苦。同時,【摩卡】亦於四月十日至五月十一日期間發起了一人一簽名募款活動,員工只要於活動簽名表上簽名,【摩卡】就會代每位簽名者向澳門宣明會捐出善款,作為營救長期挨餓的兒童及其家庭之用。
「摩卡饑饉日」和簽名活動均反應熱烈,除了成功為澳門宣明會籌得總共澳門幣一萬元正,亦一如既往地將珍惜食物、關注全球饑荒問題的訊息傳遍【摩卡】的角落。有參與摩卡饑饉日的員工表示:「公司舉辦今次的活動,讓我們除了關心自己每日的工作之外,亦留意一下外間的人與事;全球每年都有數以億計的兒童遭遇饑餓的折磨,這次活動提醒了我珍惜食物,亦更給了大家機會了解到幫助饑荒地區的兒童原來也只是簡單的一小步,而我打算將這理念跟身邊的人分享,希望大家都能為解決全球饑荒及糧食短缺問題一起出分力。」根據世界宣明會官方網站資料,世界宣明會早於一九六零年代已在澳門支援孤兒服務,並於一九九一年開始為澳門及世界各地的緊急救援工作籌款,包括澳門筷子基大火、孟加拉風災及中國華東水災。
世界宣明會澳門分會於一九九三年正式成立,推動澳門市民關懷世上有需要的人,捐款支持宣明會在各地救援及發展工作,並籌辦饑饉活動及學校講座等,讓公眾認識發展中國家的需要。
(世界宣明會澳門分會的資料參考:http://www.worldvision.org.hk/macau-office/index)
費城交響樂團於澳門授課
澳門演藝學院音樂學校全日制《音樂技術課程》六位主修小提琴、大提琴和打擊樂專業的年青學生,分別獲得與享負盛名的費城交響樂團的音樂家同台演出的寶貴機會,於星期二早上十時至中午十二時假音樂學校的校園內,在一眾觀眾前合演了一系列精心挑選的曲目。
作為費城交響樂團二零一二年中國巡演的澳門社區活動贊助商,澳門威尼斯人R 組織了是次大師授課活動,旨在為本澳一些年青音樂家提供與優秀的交響樂表演者互相交流的機會。約九十名澳門演藝學院音樂學校學生和澳門樂團音樂家同被邀請出席是次專業交流活動。是次活動同時亦獲得澳門文化局的大力支持。
於小提琴大師課中,中二學生凌曉琳與中五學生凌曉晴分別與費城交響樂團小提琴家 Richard Amoroso 在台上互動,合演「G小調協奏曲,第二、第三樂章,布魯克」(Concerto in G Minor 2nd and 3rd movement Bruch) 和「茨岡,拉威爾」(Tzigane Ravel)。 而在大提琴大師課中,大提琴家 John Koen 分別與中六學生何川 和 王思雨演奏了兩首曲目 – 「A小調協奏曲,作品33,第一樂章,聖桑」 (Concerto in A Minor op. 33 1st movement Saint-Saens) 和「A大調奏鳴曲,第一樂章,貝多芬」 (Sonata in A Major 1st movement Beethoven)。 同時在澳門演藝學院音樂學校大禮堂舉行的打擊樂大師課中,中一學生 陳裕禮 在樂團首席打擊樂師Christopher Deviney 的領導下,演奏了「中級小鼓練習曲第二十八首,米歇爾‧彼德斯」(Intermediate Snare Drum Studies by Mitchell Peters No.28) 和「A小調馬林巴協奏曲,巴哈」(Marimba Concerto in A minor by Bach);中五學生曾曉文也與 Deviney 合奏了「馬林巴舞曲,羅斯‧愛德華」(Marimba Dances for Solo Marimba by Ross Edwards)、以及 Portraits in Rhythm (50 Studies for Snare Drum) by Anthony J. Cirone。除此之外,澳門樂團的小提琴家王灝及曹慧也在台上演奏了數首樂章,並隨後獲得大師們給予寶貴的意見及指導。
是次專業音樂交流班圓滿舉行,並贏得觀眾熱烈的掌聲。澳門演藝學院音樂學生和澳門樂團的音樂家對三位音樂大師的深厚音樂造詣深感敬佩,並從大師們的教導和分享中獲益良多。他們亦感到非常榮幸能與費城交響樂團的資深音樂家同台合奏。
水電工會婦委辦粽有您心活動
日前(六月三日),水電工會婦女委員會舉辦「粽有您心」活動,一行三十餘人先學習製作傳統節慶食品「廣東粽」,及後向長者表演歌藝並送贈粽,慶祝佳節場面熱鬧溫情。活動獲工聯飲食服務廚藝培訓中心主任鄺子豐及健頤長者服務中心副主任馬韻妮,熱情接待。
該會先假工聯飲食服務廚藝培訓中心由專業導師教授製作「廣東粽」技巧,經過近三小時講解及實習,會員先後製成鹼水粽、咸肉粽及裹蒸粽。及後前往工聯健頤長者服務中心,了解中心服務狀況,並向在場近百長者表演歌藝,送上祝福及節日問好,場面熱鬧溫情。
水電婦委副主任馮寬珠表示,是次活動加深了會員對中國節令食品與中國傳統文化關係的認識,除了能豐富會員工餘興趣之餘,更藉探訪老人中心回饋社會,以行動表達對長者的尊敬和關注!並且對工聯兩服務中心有更詳細了解。參與者感此行極具意義及愉快,並冀多辦類似活動項目,增加會員之間交流及對社會服務增加認識。最後於兩服務中心合照。
出席活動水電工會負責人有梁普宇、馮寬珠、吳秀娥、梁綺微、麥惠慈、任麗燕、鄒惠儀等。
「中國文化遺產日」及「國際檔案日」
為慶祝本年「中國文化遺產日」及「國際檔案日」,文化局轄下歷史檔案館將於六月九日(本周六)起舉辦系列活動,包括《澳門歷史的見證──陳大白大半個世紀的回憶》展覽、專題講座、檔案保護修復工作坊和口述歷史工作坊,歡迎市民大眾參加。
《澳門歷史的見證──陳大白大半個世紀的回憶》展覽由本澳資深報人陳大白捐贈之文獻資料及口述史料為主,再加上澳門歷史檔案館館藏檔案、圖片和相片等,以及澳門博物館和專家學者們借出的文獻檔案組成。展覽內容豐富,展品涵蓋自上世紀三十年代起,包括陳大白參加抗日救國「澳門四界救災會」,「澳門四界救災會回國服務團」活動,到澳門中文報業發展歷史,及其個人經歷大半個世紀的檔案文獻。主題包括:抗戰時期的澳門──社會經濟、政治軍事,澳門四界救災會及回國服務團,澳門新聞報業,以及陳大白個人研究、出版及養生心得。
展覽由六月九日起至八月十二日結束,開放時間為每天上午十時至下午六時 (六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暫停開放)。為配合上述展覽,歷史檔案館將於六月及七月期間舉行四場專題講座,包括六月十七日、七月八日、七月十五日及二十九日,時間為下午三至五時。
六月九日及十日,歷史檔案館將設置檔案修復工作坊,讓市民親身嘗試保護澳門珍貴檔案遺產的技術。工作坊分為檔案修復的知識和一般紙質檔案的修復技巧,參加者更可觀察不同紙張纖維的微觀形態,對手寫和印刷字體進行簡易判斷、及專人教授相框的製作。工作坊舉辦時間為六月九日中午十二時至下午六時及六月十日早上十時至下午六時。此外,為增加公眾對口述歷史的認識,促進本澳與外地同業之間的交流,檔案館將於六月十六日邀請前新加坡國家檔案館畢觀華館長主持「口述歷史工作坊」,並由蔡珮玲女士和何偉傑博士分享經驗。
上述各項活動歡迎市民大眾參加,費用全免。各項活動詳情可瀏覽澳門歷史檔案館網頁www.archives.gov.mo或致電二八五九二九一九查詢。
首屆台澳大學生藝術聯展
澳門理工學院藝術高等學校為加強藝術學科發展,在校長徐秀菊教授帶領下,包括視覺藝術課程主任馮寶珠副教授、周政緯講師與應屆畢業生在內廿一人,早前往台灣藝術大學舉行「澳藝飛颺」首屆台澳大學生藝術與文化交流活動,受到台灣藝術大學校長謝顒丞、林進忠院長、林柏賢研發長、林兆藏主任及邱麗容處長等的熱情歡迎。澳門理工學院藝術高等學校視覺藝術學校學生與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系學生以「跨越流動」為題,在台藝大國際展覽廳聯合展出,其中包括:國畫、版畫、油畫、陶藝及雕塑。理工藝校學生作品廣受台藝大師生好評。其間還受到台灣礁溪溫泉產業暨觀光發展學會的邀請,與台藝大學生聯合參與名為大手牽小手的寫生交流活動。並與台灣東華大學藝術設計學系、藝術創業學系聯合舉辦台澳藝術文化交流座談會,使學生們了解台灣藝術教育與澳門藝術教育的特點,開闊學生們的視野。理工藝校學生在交流期間,還參觀了多個台灣文化創意產業區,台北故宮、宜蘭的傳統藝術中心及蘭陽博物館等,並在故宮博物院舉行座談交流,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博物館豐富的藏品,使學生實際接觸到原作的魅力與大中華文化的精髓。
此次展覽與交流活動讓學生獲益良多,也增進了台灣、澳門兩地與三個院校之間的友誼,意義重大。雙方都希望今後多開展學術交流合作、學生活動等。整個活動為期六天,學生帶豐碩的學習成果回到澳門。
澳門防止虐待兒童會服務情況
澳門防止虐待兒童會第八次會員大會於六月二日舉行,由該會理事何愛珠博士及護兒中心主任蔡巧奇女士主持,就二零一一年的工作情況和未來發展向公眾報告。澳門防止虐待兒童會,為本澳一所非牟利社會服務團體,致力消除澳門各種形式的虐待兒童及疏忽照顧兒童情況,提高澳門公眾人士關注虐待兒童的問題。
回顧二零一一年個案服務情況,澳門防止虐待兒童會護兒中心(下稱護兒中心)共錄得三百六十六宗服務諮詢,個案諮詢佔當中二十五宗。二零一一年整體輔導個案二十宗,其中十四宗個案為跨年個案,六宗為新接個案,整體輔導個案涉及虐待問題佔四十%,包括性侵犯、身體虐待及多種虐待,其他問題佔六十%,包括管教問題、目睹家暴、兒童行為問題、產後抑鬱及婚姻問題等。主要舉報來源為家庭成員佔四十五%,包括兒童母親、兒童、兒童親友。專業人士佔三十%,包括醫務社工、學校老師、學生輔導員及社工。其他佔二十五%,包括鄰居、公眾及該會服務。同比二零一零年的十一宗新接個案,減少五宗,該會認為數字降低並非代表虐兒問題得到改善,我們相信社區上隱藏了不少個案未被發現和介入,個案數字未能反映虐兒問題的實況。
本澳社會現況中,需要親職技巧之家長參與服務動機不足,使在宣揚及教導正面管教工作上有一定難度。而且社會大眾對虐兒定義未有共識、認知不足,導致舉報、求助的意識相對薄弱。除了上述狀況外,本澳欠缺處理虐兒指引及守則,所以在處理虐兒個案方面未能完善及有系統地處理。而且現行法例未盡完善,「打擊家庭暴力犯罪法」仍未出台,很多兒童陷於暴力的環境成長,未能得到適當的保護。護兒中心冀政府能盡快完成立法程序,儘早幫助受虐兒童及其家庭。
面向澳門社會的發展,該會對於未來將作出一系列工作重點,包括一、建立與社會企業的合作機會﹕把該會之服務帶入澳門不同層面的企業之中,尤其希望與澳門多間博企合作提供預防服務,讓企業之員工同享健康和諧的家庭生活;二、增加與傳媒合作,新媒體平台﹕該會希望能夠與傳媒一同合作向澳門市民推行有關保護兒童的資訊;三、加強社區教育﹕藉著不同方式呈現出該會服務及有關保護兒童訊息予澳門大眾市民;四、跨專業培訓活動;為從事兒童工作之前線專業人員提供相關的培訓,以便辨識虐兒事件、評估危機、以及處理技巧;五、提供家長支援服務﹕透詔服家長互助網絡促進家長互相鼓勵、支持及分享管教子女心得和困難,灌輸正向的管教方法。六、發展義工網絡;吸納更多義工加入保護兒童行列,擴大義三團隊。七、推動兒童權利﹕實踐他們的參與權,由兒童提出維護和推廣兒童權利的計劃;八、推動設立虐兒個案程序指引與守則;九、加強為員工進行研習和培訓﹕透過不同培訓,令員工有不同面向的專業成長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