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兩開發區建設凸顯向西開放力度
2011-10-11
中國國務院近期發佈《關於支援喀什、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建設的若干意見》。縱觀全文,多處體現出中央利用新疆的地緣優勢,不斷加大向西開放的力度,以此推動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 《意見》在兩開發區的戰略定位中明確指出,它們是中國向西開放的重要窗口。 充分發揮喀什地區和伊犁州對外開放的區位優勢,拓展對外聯結通道,發揮口岸和交通樞紐的作用,加強與中亞、南亞、西亞和東歐的緊密合作,實現優勢互補、互利互惠、共同發展,努力打造『外引內聯、東聯西出、西來東去』的開放合作平臺,把喀什、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建設成為中國向西開放的重要窗口,推動形成中國『陸上開放』與『海上開放』並重的對外開放新格局。 在基本原則上,《意見》提出內引外聯,共同發展。提高對外開放水準,積極參與國際產業分工與合作,加強與東部和中部地區的經濟技術交流,高起點地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鼓勵東部省市開發區對口支援經濟開發區建設,實現優勢互補、產業聯動、利益共用、共同發展。 近年來,在國家實施沿邊開放、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指引下,作為中國內陸腹地的新疆已經成為國家向西開放的前沿。 特別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以來,新疆加大開放力度,加快與內地及周邊國家物流大通道建設,努力打造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和基地。 新疆也面向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主動吸引和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發展面向周邊國家的外向型產業,加強同周邊國家以能源資源互補為主的深層次合作,進一步提升向西開放水準。去年以來,新疆建立了與周邊國家的地方合作機制,區域經濟合作成效明顯。 在中國周邊,經歷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在東北亞方向,與日、韓、俄等國的經濟聯繫日益緊密;在東南亞方向,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建成令雙邊經貿合作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與中亞、南亞、西亞地區的經貿合作雖然也取得了長足發展,但合作方式與貿易品種略顯單一,尚有很大潛力可以挖掘。 針對處在向西開放前沿的兩個特區,中央還提出十大扶持政策,除了從財政扶持、稅收優惠、用電、運輸、基礎設施建設等硬環境方面給予扶持外,還從海關、邊檢、金融機構設立、土地政策傾斜、開放直通國際航線及口岸簽證等軟服務方面給予支援。 新疆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寧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新疆長期以來只能充當進出口貨物通道的外貿格局,也到了發生逆轉的時機,面對國內及中亞這兩大市場,意見十項扶持政策將使兩地成為出口機電產品配套組裝加工、農副產品深加工、紡織、建材、冶金、進口資源加工、機械製造、旅遊、文化、民族特色產品加工的出口加工薈萃地,新疆外貿從此將從『過路貿易』轉變為『出口加工區』,受此變化影響,新疆整體經濟結構也將從重化工向農產品加工、紡織等輕工業方向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