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流刻不容緩 中國匯損巨大

2011-05-06

【香港中通社北京5月5日電】(香港中通社特約記者施人)一季度中國外匯儲備首次突破3萬億美元大關,外儲投資的安全與保值再度成為市場焦點。據此間出版的《證券日報》報道,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經濟研究所財政金融室主任張岸元日前撰文指出,關於中國央行大量持有外匯儲備資產的賬面損益,各方面均不願提及。一種流行的說法,是中國外匯儲備對外投資收益可觀,年收益率在3%左右,管理水準在各個主權財富基金中居領先位置。但是如果綜合考慮匯率損失,人民銀行持有外匯資產的損失極為驚人。到2010年年末,2003年以來每年增加的外匯儲備已經發生的匯率損失達2711億美元。他指出,無論是從外儲保值增值的需要出發,還是從增強宏觀調控的有效性看,外儲分流都是一件很急迫的事情了。 對於中國外匯儲備的擔憂,並非始於今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王永中年初在《國際金融研究》雜誌上發表文章曾稱,由於中國所持大量長期美國國債回報率低,且美元處於貶值趨勢,中國的外匯儲備面臨巨大的縮水風險。他認為,從2006年至2009年,中國外匯儲備的平均凈回報率估計為-1.64%。 近日,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唐雙寧在《人民日報海外版》撰文,就中國外匯儲備問題發表看法。文章指出:現在外匯儲備突破3萬億美元,這是一個大問題!我認為中國外匯儲備應控制在8000億至1.3萬億美元的上下限。為此,他提出五路分流的建議:一是補充國有資本;二是購買戰略資源;三是擴大海外投資;四是發行外國債券;五是鼓勵民間持匯。但他同時表示,上述也只是治標,同時更要從治本角度考慮外匯儲備的生成機制和管理體制問題。 最新的美國「財政部國際資本」(TIC)報告顯示,截至2月份,中國共持有11541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在持有美國國債的排名中依然位居第一。 中國人民銀行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3月末,國家外匯儲備餘額突破3萬億美元,為30447億美元,同比增長24.4%。這意味著,儘管中國持有美國證券佔中國外匯儲備的比重不斷降低,但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規模仍然超過外匯儲備資產的1/3。 這種外儲結構上的一邊倒的現狀,自然會引起人們的一定擔憂,甚至在政府層面亦如此。4月18日,在清華大學一次演講中,央行行長周小川就曾公開表示,目前中國外儲已超過了中國自身需要的合理水準,央行力主進行經濟結構調整,減少外儲過度積累。 而在央行此前的多次表述中,加強外匯儲備投資多元化,乃是不二選擇。周小川還露,央行在外儲資產管理方面存在短腿,與國內實業接觸比較少。言外之意,外儲投資今後將有望更多關注國內產業。 當然,也有一些不同的聲音認為,美元債券投資仍是安全選擇,對外匯儲備縮水風險應該客觀看待。 同樣,中國的外匯儲備問題也受到包括巴菲特等境外人士的關注。財經網報道,美國當地時間5月1日,巴菲特在記者招待會上回答對各國經濟和經濟策略觀點時,肯定了中國外儲策略在促進出口方面成績的同時,認為美國國債仍是中國3萬億天量外儲的最優投資選擇。 巴菲特還盛讚中國的外匯儲備策略不僅推動了國內的出口,同時引進了先進技術。他表示世界上除了中國以外沒有一個國家不是靠借外債起家,中國不靠任何外債能有如此迅猛的經濟發展是人類文明的一大奇跡。 專家指出,像中國貨幣當局管理如此龐大規模的外儲,風險應當被放在很重要的位置。而真正理順中國外匯投資管理體制才是解決中國外匯儲備問題的最終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