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溝通 活出彩虹

2011-04-25

怡樂軒是本澳其中一間為精神病復康人士提供服務的團體,主要接收由仁伯爵醫院精神科轉介的個案,目前有一百零二個會員,其中八成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其餘兩成是狂躁症,服務使用者中,以二十至三十歲會員佔大多數。服務對象都是病情和精神狀態較穩定的精神病分裂者,怡樂軒提供外展探訪、情緒支援、服藥訓練、獨立生活訓練,包括自理、家居生活、社交技巧等,以及由職業治療師提供職業技能訓練、康樂及社區教育等活動。 根據世界衛生中心統計,一個國家/地區患精神分裂症患者比例約是該國家/地區總人口的百分之一至四。以澳門整人口推算,本地區患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數約有五千多人。  

食藥有助控制病情 獲仁伯爵精神料轉介後,怡樂軒一般會為服務使用者提供兩年的跟進服務,期間,若服務使用者病情反覆,會適當延長服務。畢竟,精神分裂症屬重性精神病,患者即使情況穩定,仍需要接受藥物治療。 在中心接受的個案中,絕大部份患者以及其家人,對於精神病並不理解,不知道自己為何會患上這種病,甚至出現不接受自已患病、不肯食藥,也對於藥物所產生的副作用不了解,亦由於不肯吃藥,病情反覆而與家人關係陷入僵局,再次造成心理壓力和承受家庭壓力,導致惡性循環。 怡樂軒經理陳淑儀指出,有時由於患者不知道如何服藥,出現了不服藥情況,令病情反覆。在每月一至兩次的家訪中,服務團隊會了解會員的精神、健康狀況,以及服藥情況,若會不了解藥物如何服用,會教導其服用份量和次數,最重要是,向服務使用者家用提供輔導,讓他們了解服務使用者的情況,大部份個案中,經過怡樂軒的介入,患者與家人的關係得到大大改善,亦由於與家關系改善,推動患者病情向正面發展。  

家人是病患者天使 精神健康已成為了世界衛生組織關注的疾病,患病過程中,需要藥物治療之外,家人支持絕對是帶患者走出地獄的天使,在漫長的抗病過程中,年月對於家人意志的消磨不可免,家人對於病患者的支持度會由熱熾慢慢冷郤下來,甚至想放棄、不想理會患病者的過程。 陳淑儀分享了他中心的一個小例子,證明家人的支持永遠都是患者的天使,使患者能醒覺、自救,接受自己患病,才肯服藥,控制病情。 「精神病分裂患者何伯,由於不肯服藥,情緒不受控制造出滋擾鄰居的事情,他的女兒起初悉心照顧他,至鄰居報警指其父騷擾,何伯仍不聽勸服藥,終至女兒也放棄不理,搬離身邊。何伯回到家中,才發現女兒搬走,終於醒覺自己的不理智,願意接受藥物治療。」在何伯的故事中,女兒是他的天使,在不少患者個案中,患者都是出於家人的支持和多年不離棄,堅持接受藥物治療。 相反,有研究指出,若家人高度介入,干擾患者病情,對患者造成壓力,會弄巧成拙,影響病情。家人的支持應有限度,不要過份干擾。 當你以為自己身體機能沒有無病就等於健康時,這點就錯,世界衛生組織指出,一個人的健康需要身體和精神同時健康,在健康與疾病之間,有一個叫亞健康的狀態,當遇到壓力或突發事件,精神狀態受打擊,亞健康狀態會引發出精神健康疾病和情緒病。 相對身體健康,精神健康是指你的精神健康問題,如患上情緒病,包括抑鬱症、躁狂症、焦慮症、強迫症等,較嚴重的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思覺失調等。但是社會對於精神病仍存在高誤解,或甚存在「前世作孽」的傳統錯誤想法。  

正確理解消除歧視 正如身體機能毛病一樣,精神病是由於大腦細胞出現異常,或遺傳因素等形成,並非社會誤解的「前世作孽」,僅少數精神病患者會有暴力行為或傷人行為。陳淑儀希望,社會能正確認識精神病,正確認識後,可以降低對精神病患康復者的歧視。而怡樂軒也不斷透過社區教育、安排會員為附近居民量血壓、參與義工等,讓居民明白精神病康復者,減低歧視。 由於社會對精神病的誤解和歧視,陳淑儀指出,很多精神病康復者都不敢向人表明自己患有精神病,即使是成功公開就業的精神病康復人士,都不敢向同事表白自己患有精神病。中心舉辦活動,他們也不會出席和幫手做義工。食藥也會躲起來不讓同事見到,被問到吃什麼藥,會回答吃維他命,不敢公開患病,反映出他們怕被知道是精神病康復者而受到歧視。 社會誤解對於推廣精神服康工作存在的困難,不及人手短缺對復康工作造成困難大。陳淑儀反映,本澳相關範疇專業人士,即使政府提供足夠資源,也請不到相關專業人士,如臨床心理專家和專業的治療師,中心的社工空缺,由去年初招聘至今,連一封求職信都沒有收到,反映出本澳相關範疇專業人士是多麼的缺乏。目前,怡樂軒以六名員工,包括一名社工、兩名輔導員、一名專業護士、兩名職業治療師服務百多名會員,顯然感到壓力。希望人員不要流失,保持服務質素。 不單是社會對於精神復康存誤解,連相關範疇專業人士,如社工對於精神復康都有介蒂,所以求職者也會較一般社區服務的社工少。要放下誠見的,不只是社會,首先是服務提供者。  

復康治療助病患新生 另一為精神病患者提供復康服務的機構、澳門利民會旭日中心副主任陳凱盈同樣反映出,社會對精神病的誤解,導致傳統歧視未能消除。需要加強社區教育,讓社會正確認識精神病,未來幾年,利民會將會繼續加強社區宣傳教育,作為預防精神病的預防工作之一。 利民會目前有四百多名會員,都是以衛生局精神科轉介的個案、社工局轉介或本地、外地精神科轉介的精神病患者為主。中心近年收到的情緒病查詢,或由家人帶同患病者求助的個案有不斷增加,去年計,新增的服務使用者約有三十人,反映本澳精神病患者的需求不斷增加,社會對於精神病的警覺性也有所提高。 社會對精神病歧視未減,導致患者不敢求診,以至透過消極行為,如酗酒、逃避、吸煙等方法處理病情,精神病也只是身體機能的一種疾病,陳凱盈建議,要學懂紓壓,正面處理問題。患者自己也要先放下歧視,盡早接受治療。 服務使用者來到旭日中心,中心會為他們提供日間活動,如生活技能訓練、興趣班、人際溝通等活動,鼓勵會員過著正規的日間生活,也會安排會員參與中心的部份工作,如清潔、為其他學員準備午膳、接線生等,作為復康治療的一部份。其中,旭日中心會安排五名會員參與午膳烹調和其他準備工作。要為六十人準備午膳,是相當辛苦和吃力,但參與的學員都表現得很喜歡這份工作,還樂亦不彼,展露出燦爛的笑容,很開心接受這份工作,認為可透過工作和為其他會員服務,肯定自己的能力。家人也支持他們參與中心的義務或有車馬費的工作安排,認同有助患者改善病情、人際溝通技巧等。 目前,旭日中心恆常有六十至七十名會員到中心活動,大多為中年至六十歲,不願重投勞動市場的會員。對於較年輕學員,將在復康治療中加入職業治療,透過利民坊和其他職業技能訓練,鼓勵他們就業(下期將作深入介紹)。對於年輕會員或患情緒病會員,一般不會過度要求他們經常到中心參與活動,反而鼓勵他們接觸社區。另外還有望廈之家,增強有需要會員的自失照顧能力、家庭和社會等方面的適應能力。 一般的復康治療期為兩年,復康機構會透過上述工作,讓精神病復康人士建立一個由輔導人員定下的目標,如自理能力、職業技能、人際溝通等,逐步讓復康人士嘗試過新生活。過程中,他們會與復康人士和家人作好溝通、協調,了解他們期望,若期望過高時會指導,適當調整患者和家人的期望,不要患者有大太壓力。  

小改變大意義 可能精神病患者沒有察覺到,自己病情、態度、與家人關係的改善,對服務提供者和家人是何等有意義,他們會因為你的小小改變而感到高興。當記者要求陳凱盈分享她的處理個案時,她回想起如何協助一名患自閉症的中年母親重新投入社會,由最初終日只躺在床上至肯離開床上,到客廳活動、以至到社區、到中心參與活動,過程雖然艱辛、費了大量唇舌和時間,這刻回想,她臉上流露出的是會心微笑,而不是怨言。 陳淑儀也很感謝一起為一群精神病復康人士而努力和付出努力的同事們,將功勞都歸功於團隊。精神病患者和復康人士,一直沒有被社會遺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