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多方著手推進青洲坊規劃落實

2011-02-02

【特訊】土地工務運輸局會將對青洲坊內的多個霸地個案陸續啟動清遷前的預審程序,倘佔用人在限期內不將土地歸還特區政府,政府會採取跨部門聯合收地行動。待完成餘下木屋戶的安置及地段內的霸地個案後,政府會加快青洲坊規劃的落實執行,當中包括發展公屋、開闢新道路網,增加現代化的社會設施,冀能改善整個青洲以至西北區內居民的生活條件。  

穩妥有序落實規劃 致力改善區內環境 青洲坊地段現時剩餘1間有登記木屋(原登記為3間)未與政府達成安置共識,政府將繼續積極與他們進行談判,冀望當事人能從整體公眾利益為依歸,能如絕大部份的青洲坊木屋住戶般與政府達成搬遷補償的共識。 為促使青洲坊項目得以盡快落實執行,以達至政府當初改善青洲坊木屋住戶居住環境的首要目的,已同時啟動了其他工作,土地工務運輸局會著手跟進該地段內的霸地個案,故會對多個已開立卷宗的霸地個案陸續啟動清地前的預審程序,倘有關佔用人未能在指定期限內將土地歸還,政府會採取跨部門聯合清遷行動,收回霸地。另一方面,政府亦加緊進行興建一條貫通白朗古將軍大馬路的新道路之前期準備工作,預計在今年上半內動工。  

多方著手抓緊進度 落實萬九公屋目標 政府希望透過上述「兩條腿走路」方式,抓緊追回被耽誤的建設時間。為協助有居住困難的低收入家庭的住屋問題,政府積極、穩妥和有序地落實萬九公屋的興建目標,並透過公屋項目興建,同時改善區內的社區服務設施和優化道路網,以同時提升區內整體居住環境。因此,政府在全面收回青洲坊土地後,會透過加快在青洲坊興建公共房屋、建設超過5千平方米的廣場、綠化步行公共休閒設施、衛生中心與公共停車場, 以及配合未來的發展所全面收回的地段,並啟動已被擱置多年的新主幹道路興建工程。 位於青洲坊木屋地段上的新道路,將成為西北區新主幹道之一,爭取在今年底前竣工和通車,屆時將貫通白朗古將軍大馬路作為主幹道,連接台山和筷子基區。同時,藉此契機亦會對李寶椿街與鴨涌馬路的路網進行整治建設,預計同樣在今年底實行通車。此兩項重要交通幹道的建設,擴大區內整體路網承載力及通達性,提升居民出行的便捷性,優化社區設施,改善西北區生活環境,促進該區的全面發展。  

綜合考慮審慎規劃,由點帶面推動發展 為改善青洲坊木屋居民以至整個西北區的居住環境,澳葡政府於1989年將青洲坊地段1、2及3批給百利順發展有限公司,並要求承批人必須清遷和安置所有地段內及其周邊規劃興建公共道路之用地上的木屋戶,須安置木屋戶約1450個。 鑑於騰空大面積的土地和安置千多個木屋戶是一項複雜和難度較高的工作,難題眾多。當年,承批人與政府相關部門進行了多次磋商,以尋求一個合適的解決方案。至1995年澳葡政府修改1989年的批地合約(如將原來22700多平方米的批地面積縮減為16400多平方米,並以地段4興建公屋作為批地的部分溢價金),期間承批人與政府一直保持溝通聯繫,安置木屋住家團。 直至2008年,為回應社會訴求,增加公共房屋的供應量,同時在縱觀澳門半島的整個西北區,青洲坊是區內難得一幅地段完整而面積較為大的地段,土地集中,應急性快,除可配合萬九公屋興建較大數量的公屋項目外,亦可透過將地段1、2和3連同地段4的整合規劃,充分利用青洲坊地段的優勢,將社區服務設施、公共設施、新道路網絡、以至綠化區等改善區內生活條件及環境的基建更有效地作出整體的規劃,使有限的土地資源效益得到最大的發揮,為青洲以至西北區帶來新契機。  

簽訂協議收回土地 有利更好統籌工作 基於此,政府與發展商於2008年簽訂置換土地的協議書,在多方面作出了修改及規限,主要包括地段1、2及3交回政府,並由政府重新規劃和興建公共房屋;政府將批給另一幅土地予發展商;發展商仍須負責於指定期限內騰空地段的工作;在地段4興建公共房屋並交還政府;以及其執行原批給合同既定的其他特負擔。 政府是可依法因承批人延遲發展而收回土地,但基於承批人已對合同有一定的履行(如完成大部份木屋戶的清遷和安置、興建了新道路,以及對地段4進行了基建工程等),倘政府收回土地定會展開漫長的司法訴訟,這勢必嚴重影響北區道路網的優化及青洲地段興建經屋的進度,也沒法在短期內改善該區居民的居住環境;最重要的是從公共利益出發,期望透過簽署協議書,盡快收回地段以發展經屋計劃,以及展開其他能美化區內市容環境、完善社區設施、優化交通道路網及規劃配套項目,從而加快促進西北區發展,提居民、營商、交通、環境的水平,務求能整體改善區內居民生活素質。  

持續清遷安置工作 木屋數目不斷減少 青洲坊地段自1989年批出,涉及需安置木屋約1450戶,至1995年修改批示時尚餘812間,在2008年簽訂協議書時餘下179間,至2009年11月23日再簽訂延長協議書清遷期限時,木屋數為167間,到2010年11月23日期限前木屋尚剩148間,而至清遷最後期限屆期時的2011年1月2日,地段內尚餘1間有登記木屋(原登記為3間)、1間棚屋、1個鐵篷及3個貨櫃的清遷工作。由此顯示木屋數目是逐步減少,承批人在過程中有作出了相應的工作。除了清遷安置外,亦展開周邊道路網的興建工程,包括在2000年,建成了一段連接鴨涌馬路和何賢紳士大馬路的新道路;2002年,完成了新的青洲坊馬路建設並通車,此新路橫穿青洲坊,連接何賢紳士大馬路、鴨涌河邊街和青洲大馬路、沙梨頭北街等幾條主要道路。該兩條新道路的建成,大大紓緩了該區及周邊區域道路間的交通壓力,促進青洲區及整個西北區的經濟發展及提升居民的生活便捷性起到高效的作用。 青洲坊地段清遷工作,政府一直作出跟進,與承批人保持長期溝通,自2010年6月15日之後,雙方每周舉行至少一次會議,跟進青洲坊問題,並多次敦促發展商履行合同,盡快完成清遷工作,確保公屋興建項目的開展。政府亦定期派員巡查木屋並作記錄,並在與承批人之定期會議上了解不同階段之木屋清遷情況。 同時,就木屋居民透過公共房屋安置之事宜上,政府與居民的溝通亦從未間斷,收集居民意見後立即向發展商反映,持續不斷與居民其解釋及說明有關情況。與居民、社團、社會人士及承批人等各方保持緊密的溝通,積極跟進處理不同個案,除主動巡查地段外,自2009年起的溝通次數更為頻繁,先後計算約30次的會晤,在2010年的次數更達近40次。  

承批人沒履約部份 修改合同會作扣減 鑑於承批人最終在期限屆滿前未能全部完成補償和清拆工作,政府日後與發展商修改合同時,會依照《土地法》的相關規定,對此作出相應的扣減。 為青洲坊以至西北區居民創造更好的居住環境,促進整區的發展,政府一直積極穩健的推進青洲坊項目的進行,日後會加緊推展並嚴格監管青洲坊項目的興建及其他工作;此外,亦嚴格按法律法規進行土地的置換工作。在青洲坊木屋地段整個清遷過程,政府承認是存有改善之處,會總結整個處理過程,認真檢討,日後亦會加快向公眾披露相關工作進度,進一步提高訊息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