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錢恐成慣性‧愛你變成害你 學者:要讓市民減低對政府依賴

2010-11-08

政府連年推出惠民政策,又派發現金分享,不知不覺中,造成了市民對政府依賴的社會心態,澳門理工學院社會工作課程副教授蘇文欣提醒,政府是時候向社會發出訊息,讓市民逐步減少對政府依賴的心態。他認為,今年施政重點,要落實一萬九千公屋工作,兌現承諾。 蘇文欣認同,政府今年在中央儲蓄制度,以及為向社工局領取經濟援助的特困人士發放高通脹下特困津貼的做法,不過,他批評兩項政策,非長遠社會福利政策,難起到資源二次分配作用。 社會福利政策是透過資源重新分配,為有需要人士提供各項社會援助,如經濟、住屋等。第一、二屆政府和現屆政府,雖然著重民生,以民為本,欲欠缺了長遠的社會福利政策,難將社會財富更有效發揮。政府針對弱勢人士推出了不少針對性經濟援助或政策,但都是臨時性質,不是長遠基制。被蘇文欣批評,欠缺了長遠,甚至未來五年的社會福制政策也看不到,政府需要為中期和長期的社會福利政策作出規劃。

期望落空,恐爆民怨  「由行政長官落區體察民生,與居民接觸時居民第一時間問崔特首﹕『明年還有現金分享計劃嗎?』,可以反映社會經過政府多年派錢、派糖政策後,社會對政府造成了依賴。」蘇文欣說。現金分享計劃自二零零八年起由第二屆特區政府推出,二零零九年第二次發放,接任的第三屆特區政府基於穩定社會,在財政許可下,延續了現金分享計劃和醫療券計劃,久而久之令市民成了慣性,便是蘇文欣所指的市民形成了依賴政府的心態,一旦當期望落空,會引發民怨,需要小心處理。政府可以現金分享計劃這種令市民直接受經濟援助的以外的方式,透過間接的方式為澳門市民提供惠民措施,如增建文化、康樂、娛樂設施,在政府舉辦的文化藝術表演為澳門居民提供購票優惠,也可以繼續透過職業稅、房屋稅等減免,現金分享計劃的資金,可以轉到中央儲備制度當中,為居民提供退休生活保障,讓澳門居民可以感到受惠其中。不是沒有現金分享計劃,就沒有了還富於民,也讓真正有需要的市民,分配到社會資源。

萬九公屋要兌現 社會上,目前最關注的由第二屆政府中接下的二零一二年建一萬九千公共房屋的任務。高樓價令社會積壓了一定民怨,最基本以公共房屋二萬二千多輪候家團計算,這批市民的訴求已不容忽視,尤其是政府承諾,加大對弱勢人士的照顧,對於以弱勢人士為申請對象的社屋輪候戶,政府提供了住屋津貼,蘇文欣認為這些政策是﹕「以錢買時間!」透過惠民政策,將市民焦點分散在。他認為,社會、傳媒、地產商和商人將焦點集中在二零一二建一萬九千公共房屋上,公共房屋政策的成與敗,成為了現屆政府功績的重要指標,所以,政府要尤其小心處理一萬九千公共房屋問題,兌現承諾。 在二零一二年建一萬九千公屋既已成為政府工作指標,蘇文欣認為,完成處理目前二萬二千多輪候戶上樓問題後,才是適當時候開始削減各項派糖措施,尤其是現金分享計劃。在二零一二年建一萬九千公屋時間表未落實前,不宜削減現有的施政惠民措施,不宜激發社會民怨。第三屆特區政府進入第二年度工作,經過一年的過渡、穩定社會,明年開始是時候讓市民逐步意識到,要減少社會對政府的依賴,政府亦可以透過推動原居老安,將照顧長者的責任由政府、社團,轉回市民、社區,令市民意識到,政府將社會對牠的依賴性要降低。他不忙提醒,政府若要發展原居安老,要考慮社區設施、家庭環境、家庭支援服務等配套工作。

調升社保供款額重要 社會協調常設委員會十月就《新社會保障制度》中,明年首年實施時勞資供款比例、勞資供款金額、基金的給付得出勞、資、官三方討論結果,明年暫不對上述三項金額作出調整,待《新社會保障制度》實施穩定後再考慮調整供款金額比例。蘇文欣相信,明年《新社會保障制度》實施由於新入網供款人數的大量增加,存在行政壓力,但不希望政府忽略了調整供款金額的重要性,並希望借助《新社會保障制度》的實施,將中央儲蓄制度與之結合,讓在私人機構中沒入退休金制度的僱員,獲退休保障。若錯失了社會最高呼聲的黃金期,未來雙層式社保制度的推行將受到考驗,政府宜把握時機。社會協調常設委員會本月開始了最低工資的討論,他相信,最低工資的實行,有助穩定及和諧社會,讓該批業內人士感到工作受到保障,但希望最低工資線的設定不要只貼近維生指數邊緣或僅在此之上,否則不利該行業從業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