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善治還需民主法理人情

2010-07-26

【本報訊】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昨午舉辦「齊為澳門動腦筋──科學參與‧邁向善治」座談會,約十多名與會者發言。其中,有青年代表認為科學性質的參與不足以走向善治,有社團代表指政府的諮詢仍有「走過場」、流於形式等問題。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會長梁維特表示,「善治」是一個持續推進的系統工程,是多種社會元素彼此互動、有機整合、綻放創新活力的動態平衡過程。澳門的發展進步,首先需要科學決策、陽光透明的特區政府,同時也需要充分的、有質量的、理性的增量公民參與。 澳門中華新青年協會調查研究委員會主任湯榮耀提出四點建議:善用網絡平台、主動走進校園、設立青年議會、推行公民教育。他認為,只有科學性質的參與並不足以令社會走向善治,還需要有民主、法理及人情。在政治決策上,避免只依賴科學分析,切忌用科學數據為政策護航,漠視民意的力量及人民的情感。 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副理事長吳小麗表示,現時政府的諮詢工作依然擺脫不了「走過場」、流於形式、諮詢面狹窄、重量不重質等問題。甚至連部份參與諮詢的社團亦有感政府是把他們當作「擋箭牌」,用已諮詢社團或社團領袖為理由來推卸負任,既挫傷社團的積極性,也嚴重影響政府在居民心目中的威信。  

事後諸葛反成英雄 吳小麗又指,社會上有些人在政府推出諮詢方案時,不表態或不發表意見,到了事後才見風駛舵批評方案的不足,那些事後諸葛亮反而成為敢言的「英雄式人物」。她認為,除了完善公眾諮詢外,對政府部門的諮詢組織,應規範其參與者年齡、能力、文化素質等,避免出現多個諮詢機構的成員重疊、成員老齡化、代表性被質疑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