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與台灣教育交流
2010-11-29
澳門和台灣都是中國的領土,兩地人民都是炎黃子孫,有共同的語言文化和風俗習慣。由於歷史文化的淵源,兩地之間往來包括文化交流密切。 澳台在文化交流方面最突出的是教育。長期以來,澳門與台灣一直存在著教育方面的緊密聯繫及交流合作。中小學教育方面,澳門也沒有一個有系統的、統一的本地教育制度,澳門的教育呈現多元化的現象。中小學在體制上有中文、英文和葡文三種,在學制上有葡萄牙的、中國大陸的、台灣的和港英的四種,學校使用的教材也基本上是這四地的,後來才有小部份是本地編寫的教材。 澳門地小人少,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前經濟不發達,能上大學的學生不多,加上那時澳門沒有高等院校,學生在中學畢業後如果要繼續深造,也只有到香港、台灣、中國內地、葡萄牙或海外其他國家上大學。而提供留學名額給僑生,是台灣長期聯絡港澳僑界感情工作的重要一環。由於澳門大部份學生是以中文為主,而且海峽兩岸對於港澳學生都有優惠待遇,學費也較低廉,離澳門又近,因此澳門的高中畢業生大多數會選擇到中國大陸和台灣上大專院校。也因此,澳門的學校大多數採用台灣和大陸的學制,以便課程容易銜接。可以說,澳門的教育長期以來與台灣的教育有密切的聯繫。因而,澳門與台灣在文化關係中最重要的部份是教育方面。 到了八十年代初,澳門才有大學。之後,澳門政府進行了教育改革,重視高等教育,並且投入大量資源,同時給予本地學生助學金或補助,以致有約八成的中學畢業生能進入大學深造。雖然澳門的學生有多種渠道可以升讀大專院校,但往台灣升學的學生數量並沒有減少。 早期,澳門的高中畢業生絕對數量少,而且澳台關係在一九六六年後也陷入低潮,只有一些教會學校的高中畢業生報考台灣大學,因此港澳學生合併在香港珠海書院舉行赴台留學生考試。直到一九九四年,台灣大專院校聯合招生在澳門設立考區,方便了澳門學生,無須前往香港珠海書院考試,使得報考台灣高校的學生增加了很多,每年報考台灣高校的學生約佔澳門應屆畢業生的三分之一以上。 然而,報考台灣或大陸的澳門學生人數,實際上經常受到兩岸的政治局勢所影響。總的來說,澳門的學生報考台灣的比報考大陸的多一些。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台灣的大學學科選擇多,台灣的科技產業、資訊、生技和其他高科技產業有較大的優勢,學術環境相對自由,且多為學費便宜、水準整齊的公立大學。台灣的教育比較有優勢,而且澳門政府對於台灣大專院校的學歷一向是承認的,大部份大學生學成回澳門後都能發揮其才能,不少人在澳門政府內擔任高職﹔在民間,台灣畢業生在澳門也較受公司企業的歡迎。 根據「錢七條」,「澳、台兩地現有的各種民間交流交往關係,包括經濟文化交流、人員往來等,基本不變」﹔「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教育、科學、技術、文化、新聞、出版、體育、康樂、專業、醫療衛生、婦女、勞工、青年、歸僑、社會福利、社會工作等方面的民間團體和宗教組織,在互不隸屬、互不干涉和互相尊重的原則基礎上,可與台灣地區的有關民間團體和組織保持和發展關係」。因此,澳門回歸後,澳門與台灣兩地的文化教育方面的聯繫和交流合作繼續進行,澳門學生仍然可以往台灣升學,澳門的不少中小學校仍然採用台灣的學制和教材。 每個年度臺灣大專院校都在澳門聯合招生,臺灣大專入學考試澳門考區試務委員會、全臺港澳學聯、臺灣大專澳門校友會或澳門天主教中學校友在台學生聯會,都會舉辦「臺灣大專教育展覽暨說明會」、「來台升學講座」、「臺灣大專院校升學輔導會」等活動,邀請在臺各大專院校就讀及畢業回澳的校友主講,介紹在臺就學經驗,提供相關來臺升學的資訊,以及介紹其所讀科系的具體情況、相關課程及出路等問題。 澳門回歸中國後,留台學生並沒有減少,反而逐漸增加。報考台灣的澳門學生從二千年的六百人,近年逐年上升,達到澳門應屆高中畢業生的一半左右(見圖表)。比如,澳門在二○○六年有二千九百四十六名中學生報名台灣大專院校入學考試(當年澳門應屆高中畢業生大約為六千名),共錄取二千四百七十五名,實際赴台就讀的學生有一千四百七十位。二○○九年包括新入學和舊生在內,共有三千九百三十二名澳門學生在台灣的大專院校就讀,比二○○八年增長了約二十二%,佔世界各地在台就讀僑生總數的三十%左右,居第一位。 台灣方面為促進臺澳文化交流,採取了一些寬鬆政策,除放寬到台灣工作的港澳人士的子女可就讀外僑學校外,為便利港澳學生就讀臺灣大專院校的研究所,凡符合基本條件者,可直接到台灣「陸委會」駐港澳機構遞件申請。「陸委會」亦於二○○七年十一月五日討論通過了香港澳門居民來臺就學辦法修正草案,將港澳居民到台灣就讀大學資格,從在港澳連續居留八年縮減為六年,並對在港澳大學畢業者,開放得以申請方式到台灣就讀研究所。 在師資方面,澳門中小學的很多老師都是畢業於台灣的高等院校。在高等教育方面,一些澳門的高等院校還聘請台灣籍的學者到澳門任教,他們為澳門的教育事業作出了貢獻。 澳台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交流雖然緊密,但美中不足的是以單向為主。澳門有不少青年前往台灣求學,而台灣的青年極少到澳門就讀。其實澳門也有一些學科是有特色的,比如,葡萄牙語和旅遊等方面的學科,今後也可以吸收台灣學生來澳門就學。這樣可以改變有大量澳門學生去台灣升學而只有極個別台灣學生來澳門求學的狀況,使兩地的教育交流合作更進一步。其中,一個關鍵的問題是,台灣方面應該以對等的方式,承認澳門所有的大專院校畢業生的學歷。另一方面,既然每個年度臺灣大專院校都在澳門聯合招生,澳門的大專院校也應該打破禁忌,到台灣去作招生宣傳。 在台港澳文化學術交流方面,總體來說,台灣方面不少是由官方來推動,並協助民間學術、藝文團體辦理各項交流活動及學者交流互訪﹔而澳門主要是由民間和學術機構及團體推動。 此外,在文化交流方面值得一提的是,澳門每年舉辦的三次書展,都會邀請台灣的業者來澳門參展,促進兩地的文化和圖書出版交流。今年十一月六日舉辦的「書香文化節──兩岸四地(澳門)書展」上,更展出了本澳李偉東編寫的台灣各大專院校港澳區入學試數學科試題復習手冊,作為有意到台灣昇學的青年復習之用。不足的是,澳門的圖書出版業界鮮有往台灣參展,這需要兩地業界研究如何沖破障礙,將澳門的出版物向台灣讀者介紹。 澳門與台灣有著深厚的人文歷史淵源作為澳台文化教育交流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隨著兩岸關係的進一步改善與發展,澳台教育交流與合作的空間將更為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