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領學員訪石排灣荔枝碗

2017-04-03

【特訊】「大學生綠領計劃2017」的學員日前到訪路環石排灣區和荔枝碗村,透過參觀土地暨自然博物館、疊石塘山、荔枝碗船廠遺址等地,帶領學員感受古澳門的自然生態面貌以及昔日的人文歷史氣息,認識本澳動植物的原生態和地質特點、瞭解本澳造船業的輝煌史和現存情況。有學員感慨荔枝碗村造船業的沒落,不少人認同該區有保育價值,是人類文明的見證,期望政府完善規劃。

「大學生綠領計劃2017」由綠色未來主辦、澳門理工學院協辦、並獲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和澳門基金會贊助。為了向學員提供多元認識本澳環境狀況的機會,活動一連五星期辦「二打綠遊學團」,帶領學員往本澳各地走訪認識、多方位探索澳門的綠色元素。眾學員在日前已前往路環石排灣區和荔枝碗村作最後一次的參訪,在兩位專業導賞──澳門生態導師陳俊明和守護路環荔枝碗造船村關注組副召集人談駿業的介紹下,到訪土地暨自然博物館、疊石塘山和荔枝碗船廠遺址等地,從石排灣區和荔枝碗的名字起源開始,探討舊澳門填海前的海灣痕跡。

活動負責人霍惠平稱,是次路環參訪令學員反思良多,大部分學員表示首次參加相關的本土深入導賞,在導賞過程中專心聆聽講解,令學員對到舊澳門的地質面貌和昔日豐富的生態資源加深認識,更瞭解到導賞工作的五大元素。而通過談先生口述荔枝碗工業村的故事,學員瞭解到更多本土自然環境與人文生活的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