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高壓反腐警告官員 有權別任性

2014-12-24

【新華社北京十二月廿三日電】(記者李志暉)一年來,包括三位副國級以上官員在內的一大批幹部落馬,清楚地詮釋了何謂「動真格」,也為中共「全面從嚴治黨」做出最新注腳。

官員腐敗不僅涉及個人道德敗壞,更嚴重的是利用國家賦予的權力,為個人和個別團體攫取國家與社會資源。在行政審批、公共工程、金融交易等許多領域,利益勾連已成盤根錯節之勢。如果聽憑這些特殊利益集團「任性」,勢必阻礙改革攻堅,斷送黨和國家前途。

中共把反腐敗稱為一場輸不起的「鬥爭」。概括起來,在中共領導和依法治國的頂層設計下,這一鬥爭正在各條戰線上迅猛展開並取得成果:

中央紀委巡視上演「升級版」,以強力「攻堅戰」打掉一批省部級以上「老虎」,並連根拔起了一系列違規違法利益集團;監察、司法、審計等國家機器正在形成反腐合力,依靠日漸機制化的運行輪番發起查處貪腐的「陣地戰」;隨著公眾舉報渠道的打造和暢通,百姓反腐「遊擊戰」令貪官頭痛不已;中共還打造國際戰線,構建追贓追逃和反腐敗的國際合作網絡,避免國外成為腐敗分子的「避罪天堂」。

一系列實招,使得官員「不敢腐」的態勢初步形成。在中共不設禁區、不留死角的反腐攻勢下,各級官員不得不思考「有權就是任性」的後果。

腐敗是世界難題。世界上幾乎沒有哪個國家能讓腐敗絕跡。而當下中共發起的反腐鬥爭,以其力度之大、範圍之廣,為國際反腐提供了借鑒。

但中共也清醒地認識到,腐敗問題依然嚴峻複雜。在社會轉型期的中國,巨大利益誘惑下,僥倖心理常常壓倒「伸手必被捉」的警告,甚至一些官員無視規矩,自行其是,毫無戒懼之心。而制度漏洞、官場舊習等,都可能導致腐敗在風聲過後捲土重來,甚至反彈。

為此,中共強調「常」、「長」二字,即反腐要經常抓、長期抓,在查處高官的同時,更加注重改善政治生態,依法確權,科學配權,全程控權,有效防止權力尋租,進而實現幹部清廉、政治清明。

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推進反腐敗國家立法、建立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行政機關不得法外設定權力等一系列新表述,都表明中共「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裏」不是一句空話。

可以預見的是,即將到來的二零一五年,中共將一手繼續強力反腐,一手加快反腐法治化建設。官員權力「入籠」,公民的正當合法權利才能真正「出籠」。在反腐這場關乎中共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鬥爭中,在強大的民心支持下,「治標」正在為「治本」贏得寶貴時間,「權力的任性」終將被「權力的自覺」所取代。